明皇粮仓博物馆开馆 观众可体验“开仓取粮”

         昨日,明皇粮仓博物馆在南新仓开馆。今后,市民不仅可以免费到这里“游”京杭运河、学明清代漕运史和皇粮仓储史,还能当回“管仓吏”,亲自推磨、开仓。
  竹林环绕间,小巧别致的苏州园林露出一角,一组装满粮食的船队沿河而上,一路上声光电模拟的京杭运河蜿蜒曲折,抵达通州港口后,码头工扛起粮包,辛苦地堆满手推车,身后清明上河图的景象透着热闹和繁华……进入明皇粮仓博物馆,通过景观模拟等效果,令观众“穿越时空”,重走了一遍当年明清时期漕运的全过程。
  “通过这些逼真地手法,可以使观众在参观中记忆得更深刻,了解漕运的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说,“一些景观还可以体验,比如观众可以走上两座小桥,一睹京杭运河的美景。”
  除了运粮的过程,博物馆还全方位地展示了古代储粮的方法。记者发现,博物馆专门准备了五个约三米高的大粮筒模拟当年的场景。“古代时储存粮食的时候要爬上梯子,把粮食放进去,不过取粮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博物馆工作人员解密说,“每个粮筒下部都有一个闸门,只要用袋子对准门,直接打开就可以了。试运行期间,幸运的观众就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开仓的瞬间,并把粮食带回家。”  
  博物馆内,不少不起眼的物件都堪称“文物”。比如宣统年间的一个风机依然运转完好,可以将粮食上的浮皮等吹干净;600年前的粮仓青砖圆木旁,斗笠和蓑衣挂在墙上;一个大石磨依然可以转动,观众可以上前推一圈,感受一把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
  值得一提的是,明皇粮仓博物馆就位于明代皇家粮仓原址—南新仓。试运行期间,博物馆每日开馆,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