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家质疑曹操墓在河南安阳的结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专家认为曹操高陵在安阳证据不足。资料图片

前日河南省文物局向外公布西高穴墓为曹操高陵后,引起了各方媒体的关注,一代枭雄曹操之墓的传说多多,其中72座疑冢的传说流传最广,相关专家称此次发现可以否定该传说,并确定了曹操墓主身份。然而,学术界一些专家对“曹操墓在安阳”的结论提出质疑。昨天,本报记者就此疑问向此次负责发掘曹操墓的考古队队长、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进行了求证。

质疑:关键证据并不存在?

回应:取证过程已经确认

河南省文物局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有关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阳”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

袁济喜说,这个墓是被反复盗挖过的,所以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而号称魏王用过的一件兵器,到底是真是假,“我觉得很难鉴定”。袁济喜认为,因为墓已经被盗挖过了,不是原封的,也可能是有人故意藏在里面的。

针对曹操墓在安阳的“六大依据”,袁济喜说:“这些都不是第一手证据,不是很有力的证明。”袁济喜说,曹操是非常多疑的,史书上记载他的墓有72冢。而且汉魏至今一千多年了,现在能证明墓主的关键证据并不存在。这座墓不在邺城,也不在洛阳,而且找不到跟曹操文学相关的证据。

袁济喜认为,匆忙发布“曹操墓在安阳”的消息,可能是新闻炒作的需要。但是这跟真正的国学研究还是有一定距离。现在刚刚发现了一些间接的证据,就匆匆忙忙地定论是魏武帝的墓,“我觉得这并不是很严肃的。”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曹操墓的考古队队长、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潘伟斌非常肯定地回应说:“已经确认是曹操墓,没有任何疑问。我不知道这位专家是否清楚取证过程。打个比方说,我是那个盗墓贼,我会不会把我家祖坟的东西放到别家的祖坟里?我有必要吗?没人会那么愚蠢。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辩驳的。”

质疑:头盖骨真是曹操的?

回应:还需提取DNA判定

在墓室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的卒年66岁吻合。

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认为,要确认是不是曹操本人的头盖骨,还需要把骨头上提取的DNA和曹氏后人作比对。这需要先找出曹操的家谱,找到能确认的曹操后代做参照。此外,要最终确认墓穴的归属,还需要凭借墓志铭。高蒙河同时指出,假设这确实是曹操墓穴,社会效应要大于学术效应。

而潘伟斌认为,在挖掘出来的这些文物中,最珍贵的莫过于瓷枕与刻铭石牌了。据了解,瓷枕上刻有“魏武王御用”字样,刻铭石牌上也有“魏武王”字样。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因此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曹操墓中,发现的珍贵金银器物并不多,相对其他帝王墓葬,寒酸得多。而专家解释说,薄葬制是曹操生前一直提倡的。

质疑:72疑冢是个传说?

回应:疑冢之谜早已揭开

坊间传说,曹操生性多疑,为了防止后人盗取他的陵墓,临终前设了72疑冢。

如果说曹操的墓被找到了,那么坊间流传的72疑冢之说,是否不能成立?潘伟斌说,这完全是穿凿附会。因为曹操墓地表没有任何建筑,唐以后就找不到了。宋朝时,为了宣扬忠君思想,一些文人就批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让他变成了白脸奸臣。后来,金、元占领了黄河以北地区,但是他们一直对黄河以南虎视眈眈,这和曹操当年统一天下的构想是一致的。因为同样的政治诉求,统治者就开始宣扬曹操的雄才伟略,并将河北磁县的72冢古墓群误认为曹操墓。

“但是清末不少盗墓贼挖开河北磁县的72冢古墓群后,却发现里面的东西是东魏、北齐时期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考古人员也进行了发掘,证实那里确实不是曹操墓。《人民日报》还曾专门发表文章,揭开疑冢之谜。”潘伟斌说。

潘伟斌说:“曹操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加上坊间又有72疑冢的传说,这次的发掘非常有价值。我们破解了一个千古之谜!”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