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判定曹操墓铁证来自盗墓者 但愿不是假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得到考古确认。图为从墓中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专家表示,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中新社发 古研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确认,图为从中出土的刻铭“魏武王”石牌。专家表示,该石牌对确认墓主人身份起到关键作用。 中新社发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摄

“发现曹操墓”的消息日前经媒体发布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知名收藏家马未都亦撰文谈及此事,并对判定曹操墓的一些依据发出疑问。马未都文章称,专家判定此墓属曹操最直接的证据,即魏武王石牌与石枕,并不是正规考古发掘得来,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希望不是造假的文物。

“曹操陵墓在安阳”的消息公布后,一些学者表示目前证据还难以支持“新说”,亦有专家为此次发现欢呼雀跃,称该墓地必属曹操无疑。

马未都在博客文章中称,曹操的墓如果发现,在中国文化史上无疑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至少满足了百姓的好奇心,让人知道其史不虚。如果此次发现的确系曹操之墓,可谓文学、史学、考古学上的曹操墓之尘埃落定。

马未都在文章中也对此次判定曹操墓的重要证据表示了一丝担忧。他在文章中说,“我看了一下专家学者们对曹墓认定的六大依据的第五点,也是判定此墓为曹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的缴获的。”

马未都表示,可恨的盗墓者没有一丝职业道德。在近十年国家加大力度打击盗墓的环境下,许多“盗墓分子”不盗墓了,专营造假,欺骗了许多捡漏者乃至专家,“但愿此两具重要文物不是他们所为。”

此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曾介绍,认定曹操墓的依据主要有六方面。其中第五条为: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