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制造:中国工人是圣诞老人的"帮手"(图)

 

    12月2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身着“圣诞老人”服饰的邮递员骑着摩托车去给穷人送礼物。40名“圣诞老人”邮递员将用4天时间展开这项赠送圣诞礼物的慈善活动。新华社/法新社

 

    德新社20日播发一篇发自中国义乌的文章,题为《中国工人:圣诞老人的帮手》,要点如下:

    不要告诉孩子们,现实中的圣诞老人的工厂不在北极附近:在中国东部的工厂,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圣诞节装饰品和新奇的小玩具都是在那里生产的。

    在上海西南200公里开外的工业化城市义乌,来自中国一些最穷困省份的民工每天工作13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只为了每月仅100美元的税后工资,而且他们甚至在12月25日也不休息。

    数以百计的工厂和巨大的批发市场满足了美国对新奇小饰品小玩具70%的需求,以及全球50%的需求。这些小玩具小饰品包括圣诞树,金属箔,会跳舞的圣诞老人玩偶和充气驯鹿。

    省级官员说,每年约有3.6亿美元的圣诞节商品从义乌出口,约1万种不同的物品被运到海外。但是今年,义乌尤其缺少了季节性的欢快气氛。成千上万的工人被暂时解雇,因为海外的购买者削减了订单,打算过一个廉价的圣诞节。

    惨淡的出口数据以及工厂老板的声明表明,这个圣诞节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黑暗凄惨的。    

    2008年9月,每天有超过3000个装载着圣诞节商品的集装箱离开义乌,运往世界各地。今年9月,运载量仅为去年的一半。

    在义乌城郊一家小工厂,工人们的报酬是计件的,他们在完成一笔20万个塑料雪人的订单,这些雪人将销往韩国。总经理谭郁澜(音)说:“2008年,固定客户下单金额达10万元人民币,而今年,还是那些客户,只有五六万的订单。”

    在义乌最大的工厂,气氛较乐观些。在生产高峰期,工人有1000人。较低的人力成本和来自英国大型家居连锁店的3万棵装饰树的订单让其能安度圣诞节。     

    将人力成本压到最低,工厂得以以每件不到7美元的价格向英国出售。而在英国,每件的售价是这个价格的十倍。  

    义乌的批发市场也反映出下滑趋势。这是世界最大的批发市场,有6.2万个摊位,出售32万种商品。其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出售圣诞节商品的。这儿的摊主说,海外购买者利用经济衰退,借机将价格压得更低了。

    不过,中国人一向足智多谋,其他人正在适应发生变化的市场。工厂老板刘朴宏(音)说:“圣诞节不像以前那样了,所以明年,我们将转向做万圣节的商品。商机在那里。”

【设计对白】嗯!这个我要是学,肯定能学会

  (图为一位小伙伴在观看展览。)

不知道在笑啥,总之就是开心

不用多说赞叹之词,都在眼神里

  (宝马爱心基金“点亮希望”心灵陪伴项目请来山区同学和结对大伙伴一起参观“BMW中国文化之旅”三年成果展。图为一位小伙伴在专注观看展品。)

【设计对白】小伙伴(右二):说我跟你长得像,你也太会开玩笑了

【设计对白】有啥感受?那还用说吗?就一个字:牛!

  (宝马爱心基金“点亮希望”心灵陪伴项目请来山区同学和结对大伙伴一起参观“BMW中国文化之旅”三年成果展。图为两个小伙伴在参观中“遭遇”记者采访。)

这传统工艺简直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缘分真是妙不可言:这一对大小伙伴笑起来太像了

  (宝马爱心基金“点亮希望”心灵陪伴项目请来山区同学和结对大伙伴一起参观“BMW中国文化之旅”三年成果展。图为一对大小伙伴在观看展品。)

【设计对白】女孩:你觉得哪个展品最棒?

  男孩:这可真让我为难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