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男性典范:曾国藩。
塔克·麦克斯成为反面教材。
曼德拉被视为现代美国男性角色楷模。
马丁·路德·金被视为现代美国男性角色楷模。
美国高校热议现代美国男性角色楷模
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被视为偶像
美国不少激进的年轻男性都在拒绝男权主义的传统定义窠臼。他们不愿再扮演硬汉、强权形象,然而有什么形象可以取而代之呢?许多人认为,“大男子主义”、“强硬”、“暴力”这些对男性的刻板印象于今都已经过时,马丁·路德·金和纳尔逊·曼德拉则应该被视为现代美国男性的角色楷模。同时,与寻找模范相对,现代社会每个男人都有自己演绎角色的方式。
“新男性”的反面教材:美版“陈冠希”塔克·麦克斯
前不久,来自美国各高校的200多位青年男子举行了一次“男性性别平等和反暴力”大会,讨论该如何给现代男性一个定义。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年轻男性们性别意识的觉醒。虽然没有明确结论,不过他们还是打出了反对“大男子主义”、反对“强硬”、反对“暴力”的旗号。“男人可以跟强奸说再见!”“不要暴力!”“我们并不讨厌女人!”这些反对式的口号在会议当中不断被提出。在他们看来,至少“大男子主义”、“强硬”、“暴力”这几样都已经算不上是现代典范男性的新标准,起码对美国文化而言是这样。
来自明尼苏达州圣约翰大学男性领导力培训和服务中心的格尔·柯林姆表示,参会者经过讨论,为现代男性找到了行为角色榜样,就是马丁·路德·金和纳尔逊·曼德拉。他们的品德和作为,最能代表现代男性的正面精神。他们正直,勇于抵抗不公正,身上不带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不过,柯林姆也承认,就男性角色扮演这个角度而言,这两位也不是完人。“马丁·路德·金对自己的老婆不够好,而纳尔逊·曼德拉也离过婚。”柯林姆表示。他也承认,一次会议可能对压倒现在的男权主义并没有太大的纠正作用。“每个作为个体的男性都有自己演绎性别角色的方式。想想看,你能够把现代女性纳入一个模子里吗?现代男性和现代女性一样,都已经从性别刻板印象中解放了出来。他们不需要东施效颦,把自己向榜样靠拢。尤其是如果这个模子是塔克·麦克斯式的,更应该远离这种‘榜样’。”
2006年以来,一个痞子塔克·麦克斯,在美国突然出名,成了美国一种男性类型的代表,只可惜,在很多人看来,绝对是个反面教材。
塔克·麦克斯,1975年出生,一个读杜克法学院的新科律师。他在学校只读到一半就放弃,混学位的最后两年都浪荡在墨西哥坎昆。他总是在最不恰当的时机喝得烂醉,无视社会规范,任性妄为,不在乎胡闹的后果,嘲弄白痴跟装腔作势的人,睡过的女人远超过安全合理的范围,跟全世界分享他的嘿咻冒险故事。他现居纽约,偶尔没有喝酒或泡妞的时候,为自己的网站Tuckermax.com撰稿,将他的嘿咻故事写上网。称自己的网站每周都会收到十几个女生提出的约会申请,其中有美国小姐也有酒后误上的肥妹。他视这一切为美国男人人生的必经之路。2006年,他的嘿咻故事还写成了《希望地狱有啤酒》一书(台湾地区译为《塔克:嘿咻嘿咻嘿咻!》),出版后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上榜65周。今年,书里的故事又被搬上了电影银幕,在美国上映。
有评论认为,塔克·麦克斯的行为破坏了别人的隐私,是另一种类型的男性自大狂。他的书不是十大青年的奋斗故事。看塔克的书,不是超越自己,也不是肯定自己。在这次“男性性别平等和反暴力”大会上,有参会者提出的口号正是:“我们不讨厌女人,我们也不是塔克·麦克斯!”
你懂得如何当丈夫、当爸爸吗?
西方社会开始重视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扮演
除了在社会生活领域,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学习也越来越被西方社会所重视。不少男性杂志,不再单单教年轻男性如何泡妞、如何扮靓、如何出人头地,而是开始倡导学会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分担家务,做一个体贴的丈夫和父亲。男性内心虚弱、柔软的一面也开始被重视,不少心理咨询师在教男性学会哭泣。
在过去,男性的重心多放在事业上,家庭事务多交给女性打理。现在,美国一些家庭问题顾问则开始做很多工作来帮助男性寻找事业与家庭的平衡。
韦恩·帕克就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家庭问题顾问。他曾学习行为管理学,现在是5个孩子的父亲。他在美国about.com网站上写博客,主持有关父亲角色担当的系列资讯板块。他就认为父亲是现代男性需要学习的角色。他也为男性们平衡工作与家庭出谋划策,认为只有好的平衡,才是真正成功的男性。他给美国拖家带口的中年男性们提出了很好的平衡建议,例如:
你要学会放松你自己。当孩子们已经进入小学、中学,你尤其需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用有效的步调来管理自己的生活。
你要学会对不重要的东西说不。生活中需要对许多东西的重要度做出排序,然后按照这个序列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不重要的耗费精力的应酬不需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你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健康。学会定期体检。
告别工作狂。保证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尽量不加班。
让你的生活变得简单。
为有人情味、重视家庭的老板工作。
与家人一起吃饭。至少一天中有一餐饭是与家人一起吃。
加入父亲互助组织。与其他的父亲们分享教育孩子上的问题。
家庭之夜雷打不动。一个星期里有一晚是雷打不动的家庭成员在一起相处的时光。一起读书、游戏、聊天都可以。
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男性典范
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对性别角色的期许都不尽相同。在传统中国,受推崇的男性典范形象是儒家传统的。他出身耕读世家,诗文出色,懂得修身,经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为官。忠君爱国,为官清廉之外甚至能领兵打仗。功成名就之后解甲归田,过风雅隐居的田园生活,在家族中扮演有威严的家长角色,留下家训之类供后人遵循。曾国藩就属于这样的一个类型。
在现代中国,对家族中男性的这种期许仍在延续。例如,家中的儿子一定要读书考大学,大学毕业最好是为官从政,至今还是许多普通家庭根深蒂固的观念。虽然中国也有“河东狮吼”、韩国也有“野蛮女友”,日本也流行“宅男”、“花美男”,但相比西方社会,东方社会对“大男人”的推崇更加深切。男性“强硬”、“有决定权”的角色特征仍然是占据强势。有学者统计,我国国内通行的历史课本中,被记载的女性仅有12人,而男性则有490人。
中国的性别教育停留在刻板印象阶段
国内有不少研究者讨论到中国目前性别教育刻板单一的现状。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左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给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4.3倍,其中第四、九、十册没有女性担任主角;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女性的是无知低能的多,男性则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多;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的更多是不良性格特征的词汇(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男性则具有坚强、勇敢、正直、友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钱铭怡对中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的性别刻板印象实验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他们认为:男性在思维、能力、工作上都超过女性,且成就动机高、坚强能干;而女性是善解人意、重感情、被动、顺从。这恰与古代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此外,国内外心理学家对男女大学生、研究生的择偶意向进行调查,其结果惊人的相似: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要求女性比自己的学历低,女性则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自己学历高、能干、地位好、收入高的男性,这种择偶意向实质上仍是受传统的男尊女卑、夫贵妻荣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在当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统一的现代化社会里仍是根深蒂固的。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教研室马锦华曾撰文指出,事实上,人是可以双性化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既有男性特征又具有女性特征。心理学家贝姆(1979年)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性会优于性别类型化个体。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在教育儿童过程中,教育者应鼓励男孩要有阳刚之气,又要刚中带柔,而女孩则要柔中见刚,摆脱以往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促进男女两性各自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健康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