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呼吁绘制重庆艺术地图

城市如何包容艺术?艺术如何更精彩?昨日下午,不少艺术家在“城市态度”艺术论坛上,呼吁重庆扶持艺术活动更加活跃,绘制属于重庆自己的艺术地图。

论坛由著名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德籍特聘教授张奇开主持,重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评论家彭逸林,重庆画院院长、艺术家周顺恺,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管郁达,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张杰,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庞茂琨等艺术名人,以及宗涛、陈泥耳、何跃、李兴强、彭红等年轻艺术家参与论坛。

现状 “墙内开花墙外香”

北京天下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珂证实以川美为代表的重庆当代艺术的影响力颇大,“有一个说法是川美人在北京798艺术区占半壁江山,这或许有夸大,但川美力量确实强大。有人甚至戏称,四川话、重庆话是艺术界里的官方语言”。

相反,重庆人对当代艺术“文化土特产”却知之甚少。不过独立映像艺术机构傅文俊表示,重庆早前已把文化艺术纳入创意产业,并成立了一系列机构。但到目前为止,创意产业对重庆GDP贡献极小。

思考 艺术不能被“收买”

管郁达认为买卖不是艺术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他解释说,目前的许多当代艺术品,被商业包装抽空了其中的批判性和人文内涵。谈到艺术品,开口就讲卖多少钱,卖得好就是好的艺术家,卖得不好便是不好的艺术家。这样的财富逻辑占领艺术拍卖行和各类艺术榜单,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艺术家一定要永远苦大仇深,才能成为好的艺术家。但一个可以被资本收买的艺术家,永远不可能成就为真正优秀的艺术家”,管郁达呼吁,当代艺术探索要回到基本的启蒙的原点,维持独立性和批判性。

呼吁 绘制重庆艺术地图

“重庆当代艺术名扬在外,但落户本地的城市艺术活动却少之甚少,以致重庆迄今为止没有属于城市自己的艺术地图”,当代艺术提名展策展人傅榆翔表示,艺术地图是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尤其在西方较发达的城市、文化较集中的城市都有自己的艺术地图。艺术热衷者可以比照地图寻找城市的艺术元素。这一提议立马得到了张奇开等人的积极响应。

“重庆绘制自己的艺术地图非常必要,关键问题在于这张地图能有多少内容?”张奇开也对此有些疑虑,他呼吁重庆进一步加快文化活动建设步伐,有更多城市艺术元素可以绘制“上图”。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