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地下八米发现数百万枚两千年前古钱币


 

考古人员开始发掘清理。吕建 摄

 


排列整齐的古钱币。吕建 摄

 


窖藏钱币整体相对完整。吕建 摄

 


清理出来的重约千斤的最大的一个“钱疙瘩”。 朱志庚 摄


 
  江苏徐州市中心彭城路一在建楼盘地下三层施工现场在十二月五日发现了东汉初期一大型古钱币窖藏。据参与现场发掘清理的徐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钱窖”里的钱币品种相对单一,绝大多数为新莽时期的“货泉”,距今两千年左右,有数百万枚之多。
  十二月九日下午,记者在徐州市博物馆亲眼目睹了这批古钱币。虽然大部分已经锈结成块,但是仍不难发现,这些钱币规则不一。从单个的散币看,钱币轻薄,比汉“五铢”要小,币面上还有“货”、“泉”字样,大多数古钱币相对保存完整。
  经过两天的发掘清理,整理出的钱币装了数十个编织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博物馆一楼清理修复车间。目前,徐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对这批“货泉”进行考古清理,统计数量。
  据徐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吕建介绍,这个“钱窖”是十二月五日发掘出来的,深藏于地下八米左右,是一个长两米四、宽半米左右的东西走向的长坑,坑的地面和四壁全部用板瓦铺盖,属于徐州地下第三层的汉文化层。坑内的钱币多数锈蚀成块,其中一块最大的重约一千斤。此次发现的“钱窖”,可以说是目前徐州出土最多的窖藏钱币,整个窖藏钱币的重量约为一点五吨。
  吕建介绍说,它是王莽第四次币值改革时的产物,时间大约在公元十四年至公元二十年间。这批“货泉”的形制比正常的要轻薄得多,流通痕迹不明显,而且钱币的出土地点周围没有墓葬,所以这批“货泉”是陪葬冥钱的可能性很小,应该是后期减重铸造的。从埋藏的方式上看,两层板瓦铺底,钱币成串整齐摆放,应该是属于窖藏性质。不难看出,当时币值混乱、通货膨胀,从而也进一步印证了西汉末期到东汉初期政局动荡的历史。
  据悉,其中那块锈结成块的重约一千斤的最大“钱疙瘩”将在清理后,整体放在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