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到三峡博物馆看慈禧书画
慈禧太后也爱艺术?今日起,你可到三峡博物馆亲眼目睹慈禧及包括康熙、雍正、乾隆等在内的10位清代皇帝的书画真迹。据悉,由三峡博物馆和北京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清代皇室书画展》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底,展出的书画珍品共129件,估价近亿元。届时,老年人、残疾人凭证件及1.2米以下儿童可免费参观。
皇帝写字爱模仿名家
“在一般人印象中,皇室成员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但皇室子弟因各种优越条件,在书画创作上比一般人更能成才,而且爱模仿名家。”北京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历世君主在理政之暇,把写字作画作为一种“时尚”的消遣。
该负责人说,根据作品特点,清代的皇家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康熙拟董(其昌),乾隆学赵(孟頫),道光以后临欧(阳询)。据悉,此次上百件皇帝真迹是包了一节软卧车厢从北京运来,在我市系首次亮相。
乾隆求静写万字佛经
三峡博物馆书画专家李晓松认为,各朝皇帝的书画风格反映了其性格,康熙的行书大气、雍正的内敛、乾隆的行书则是圆润,显得雍容华贵。李晓松说,此次展出的一幅长十多米、数万字的佛经,就是乾隆皇帝在青壮年时期,为了让心静下来而特意抄写的。
慈禧最喜欢画花卉
在人们印象中,阴险毒辣的慈禧太后只会玩弄权术,其实她也爱书画。此次展品中就有慈禧太后所画的墨梅、金鱼、松柏,所书的“福”、“寿”、“虎”。
据北京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慈禧太后最喜欢画的是牡丹、兰草等花卉。她还破例诏录了女画师缪嘉蕙等入宫陪在身边习书作画。不过慈禧太后画的金鱼、花卉等作品,笔触细腻,一看便知出自妇人之笔。画上的“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方印,则将太后的威势显露无遗。
皇帝画画兴找“枪手”
皇家书画也有人代笔。三峡博物馆书画类专家李晓松说,清代皇帝都希望自己被认为很有文化修养,便会找名家来代他们写,然后再盖上自家大印,俨然便成了自己的作品。如乾隆在政务繁忙时,多由张得天、钱维城代笔;慈禧有时则由缪素筠代笔,但所用纸墨均系皇家用品。
其中有一幅一米高的“颐寿”,从落款时间看是慈禧晚年作品,但专家推断该作品也应是他人代笔之作。
恭亲王也写“火星文”
展厅里还悬挂着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恭亲王奕的一副对联,显得颇为“另类”。该联共14字,这些字的笔画和结构看起来都是汉字模样,但却无人认识!粗略一看,就像是用部首重新拼凑组合而成,如同当代流行的“火星文”。比如,“一”下加个“生”,到底该怎么读,你知道吗?
最后,专家借助《康熙字典》,才查出这些字属于异体偏解汉字,内容就是:“芳野人耕春雨后,小楼花绽晚晴初”。
皇室书画墨带香味
据北京艺术博物馆介绍,皇室书画的用纸用墨都特别讲究,从侧面反映了皇室贵族生活的精致。据介绍,我国历代都有专门为君王制作纸墨的作坊,到了清代,供君王享用的纸墨制造业更为考究。皇家使用的贡纸,有暗龙凤等图案的各色腊笺、金花笺、梅花玉版笺、云龙朱红大小对笺、朱红福字笺、高丽贡笺等。而墨是取材配料极为讲究的贡墨,里面还加了麝香,墨色黑润,有香味,轻易不会变色。记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