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威庙木雕之谜待破解


大门上方木雕历时300多年 现仅4块能考据所刻故事 其余12块待考
仁威庙门口上方封檐板上的木雕堪称广州最为精美木雕文物,共16块,为1701年时所制。
目前真正清晰考据出来的木雕故事分别是“英雄夺锦”、“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和“荔湾街市”。其余12块依然有待考据。
近期荔湾区文管所在拍摄收集区内文物时发现,仁威庙门口上方封檐板的木雕虽然堪称广州地区最为精美的木雕文物,但竟然找不到任何权威的资料,能将木雕所刻画的历史故事说得清楚。荔湾区文管所所长黄勇呼吁,有兴趣的市民和专家,可尝试“破解”木雕之谜。
蒙上灰泥
躲过“文革”被砸厄运
仁威祖庙是一座供奉真武帝的道教庙宇。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经过明清历代维修扩建,成为荔湾泮塘地区最古老、最大的古庙。据黄勇介绍,仁威庙封檐板上的木雕是康熙40年(1701年)时由广州的忠信、广昌、兴昌三个木雕行联合制作的,位于仁威庙正门的庙檐之下。但由于封檐板高出地面三四米,加上市民到仁威庙多数是祭拜祈福居多,所以很少会有人能注意观察到头顶上的这些木雕。
黄勇透露,在“文革”时,“破四旧”的“革命小将”们将仁威庙里的神像砸个粉碎。泮塘乡民为了保护木雕,连夜用灰泥将木雕覆盖起来,这些精美的木雕才得以保存下来。整个封檐板木雕共有16块,几年前,有信徒为做善事,将这16块木雕全部镀金,木雕才呈现今日金光熠熠的色彩。
“荔湾街市”
绝妙注解古荔湾
对于仁威庙木雕的艺术价值,黄勇称:“这绝对是广州地区最精美的木雕文物!”据黄勇介绍,仁威庙如今真正清晰考据出来的木雕故事只有4块,分别是“英雄夺锦”、“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和“荔湾街市”。而其中最令人惊叹的作品是“荔湾街市”。
黄勇说:“南粤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海山仙馆曾有一副对联:‘荷花深处,扁舟抵绿水楼台;荔子阴中,曲径走红尘车马’,一直以来,荔湾的历史文化工作者都只能是凭这首诗来想象海山仙馆的景象,没想到在仁威庙的木雕里就有对这首古联所描绘荔湾风景的绝妙注解。”
全部木雕
出自三个木雕行
那么,其他12块木雕到底述说了什么故事?“我询问了仁威庙的管理方,但他们也不知道这些木雕故事讲述的事情,更不知道‘忠信’、‘广昌’、‘兴昌’木雕行的所在。这些木雕已经300多年了,要搞清楚来龙去脉,谈何容易。”黄勇忍不住一声叹息。
黄勇表示,他接下来准备将前期拍摄的有关仁威庙木雕的照片整理到多媒体投影上。“以往因为观看角度的问题,市民无法近距离观赏这一木雕瑰宝,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都能欣赏,也让一部分博学的市民和专家帮忙解答木雕故事的秘密。”
小资料:
广州木雕历史悠久,产品造型优雅,为荔湾五宝之一。广木作、苏木作、京木作是并称的中国家具三大流派,广木雕工雄浑流畅、刀法刚劲有力,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