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精擷華流派紛呈 ——西泠2009年秋拍印章專場綜述(图)
明代中葉至清末這時段的印章,我們稱之為明清流派印章。其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一為印材之轉變,二為有多方面修養的文人加入治印行列,他們或是書家、畫家,或是詩人、學者,各有不同的“印外功夫”,一旦親手治印就亟思變通,不但敢法秦漢璽印,還旁及鐘鼎、磚瓦、碑版等金石文字,使印壇呈現豐富多彩、爭奇多妍的藝術流派,並一直沿襲至近現代。
方介堪刻程十髮自用印
印文:十髮近作
邊款: 介堪作於蟬園。
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程十髮》P205,人民美術出版社。
3.3×3.3×7.1cm
陳巨來刻壽山石三羊開泰鈕對章
印文:1.歡心 2.讀了唐詩讀半山
邊款: 1.仿無悶,巨來。 2.巨來
2.6×2.6×6cm×2
本屆印章專場,流派紛呈,各家薈萃。在約150方名家篆刻中,清及晚清的各家有陳可恕、陳鴻壽、吳讓之、趙之謙、胡钁、吳昌碩、黃士陵、達受、錢松、陳雷、徐三庚、何昆玉、趙穆、徐新周等,採精擷華,存有頗多精品。
近現代篆刻名家,繼承秦漢至晚清之菁華,以各自的審美情趣,孕育變化,馳譽印壇。本屆拍品近現代名家有齊白石、丁二仲、鐘以敬、吳隱、王大炘、趙古泥、壽石工、唐醉石、張志魚、于非闇、錢瘦鐵、王個簃、鄧散木、方介堪、諸樂三、張寒月、韓登安、陳巨來、鄒夢禪、葉潞淵、薛佛影、頓立夫、錢君匋、羅叔子、方去疾等。
西泠拍賣每屆印章拍賣專場,均有可圈可點的精品,令藏家心動。比如清廷賜盛宣懷“青宮少保”印,就是尤需關注的一件拍品。盛宣懷,字杏蓀,號愚齋,江蘇武進(常州)人,近代著名實業家,官僚買辦。盛宣懷是一位經歷豐富而複雜的歷史人物,一生與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緊密相聯。曾因創辦中國第一個集商資商辦的《輪船招商章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通商銀行、第一所正規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及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修建盧漢鐵路、接辦漢、冶、萍煤鐵礦公司、創辦中國勘礦總公司、中國紅十字會並被清政府任命為首任會長、以及私立上海圖書館等聲名卓著,也因策劃“東南互保”、力主“收路政策”引發並且鎮壓湖北“保路運動”而聲名狼籍,辛亥革命後逃亡日本。
盛宣懷舉人出身,在清光緒朝曾官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遷管理皇室宗族事務的宗人府丞並加太子太保銜,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任工部左侍郎。篆書朱文五螭鈕“青宮少保”印即當年盛宣懷受加“太子太保”銜時清廷所賜,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歷史文物。此印得自一位清代以來著名藏家之後,來龍去脈清楚。
吳讓之刻印,刀法圓轉,氣象駿邁,治印如寫,運刀如筆。本屆拍品白文“兩罍軒”,是吳讓之晚年為吳雲所刻的名作。吳雲,號平齋,官蘇州知府,好古精鑒,極富收藏。所藏齊侯罍二、王羲之蘭亭序二百種,最為珍秘,故以“兩罍軒”顏其室。“兩罍軒”印面2.8厘米見方,高7厘米,款曰“平齋先生屬,讓之。”此印佈局平穩,氣靜神閒。“罍”字布字最為生動,三個“田‘字,大小方圓各具,又能和諧統一,其妙處在運刀,讓翁運刀以衝為主,輔之披削,極具彈性和韌力,其轉折處、接續處,其刀只輕輕一轉,鋒穎特顯,宛如筆書。此印為上佳舊封門青田,包漿黃亮,極具書卷氣。此外,拍品中的“小農白牋”、“在心為志”等吳讓之印,也是流傳有序的名品,有意入藏者,定會關注留意。
陳克恕為乾隆時期的書法篆刻家,一生沈湎印學,編纂篆刻著作多種,其中《篆刻針度》八卷流傳甚廣,其印作甚少。本屆拍品中有其精品一方,印面碩大溫潤,鈕式古樸生動,琢工精緻。印面刻陶詩名篇五十字,結字寬博高古,用刀精嚴穩練,其款曰“性蠅頭小篆恐易昏眼,故生平亦不多作,今聚興作此……”此乃陳克恕四十歲時為查映山太史所刻的銘心絕品。
積溪胡澍是晚清著名書法家,為趙之謙金石契友。本屆拍賣徵集到胡氏自用印一批,計有徐三庚、趙之謙、朱志復、陳雷、仲辰、稚循、叔覺等。趙之謙篆刻初宗浙派,繼師鄧石如,又致力於漢印,並取碑刻、錢幣、鏡銘等古金石文字,終成一家面目,趙氏存印最多不足四百方,故極為珍稀。白文印“胡澍之印”為其35歲時所作,取法漢印,精嚴凝練,印款五面,四字一韻,情感真摯動人。白文印“胡澍審定”,疏密對比強烈,茂密渾厚,頗具節奏感,是趙之謙為胡氏第三次刻審定印。朱文印“胡澍壬戌年後所得”俊秀挺拔,意趣橫生,是他善把各種書體融入印中的典範之作。徐三庚篆刻起止輕重,婀娜多姿,運刀衝切並用,擒縱自如,其為胡澍所刻二印,或法皖、或取浙,或取宋元朱文,法古求變,均為精品。而其他幾家之刻,也溯流探源,各具風貌。
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是晚清傑出的藝術大師,對近現代的篆刻發展,作用巨大。他的印作最受藏家關注。本屆拍品中,吳昌碩為陳伯衡所刻的連江黃山水薄意章,印體碩大,黃白相間,包漿沈重,印面4.2厘米見方,長達11.4厘米,是吳昌碩晚年篆刻精品。陳伯衡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員中鑒藏金石碑版的著名專家。在余紹宋所編的《金石書畫》刊物中,曾連續發表陳氏各類拓本51種。吳昌碩所刻“伯衡”取法古封泥,結字簡樸高古,用刀醇厚靈動,呈現斑斕古樸的金石意趣,是一方為金石摯友鎸刻的精品傑作。
汪鑅號嘯庵,湖南寧縣人,書畫皆佳,尤精鐵筆,他於1900年刻成的《百美印譜》,刻錄歷史和文學史上的稀世美人百名,名播一時。此百印分裝十小盒,成古書式,再納入一大楠木箱中,極為雅致,此印譜歷有著錄,原印流入海外,今得回流,相信定有摯愛者入藏。
在印章鑒賞中,有歷史價值之印,歷來為藏家所重。本屆拍品太平天國鄉帥印,文曰“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式營後帥”長方形木印,是珍貴的歷史文物,能完好保存至今,實為不易,彌足珍貴。
名家自用印,向為藏家所重,本屆拍品有程十髮、徐子鶴、周昌穀、姜東舒等自用印一批,均由其家屬提供,鎸刻者朱孔陽、方介堪、李立、韓天衡等均為印壇名手,識者定不會失此佳機。
中日兩國印壇,交流密切,河井荃廬、圓山大迂等均為日本篆刻巨擘。河井荃廬為丁輔之所刻名印、圓山大迂為著名書法家高邕所刻名印,及為世业醫家、收藏家巢鳳初所刻之印,均是極具歷史價值的名品。
名品印材潤澤晶瑩,紐式薄意美奐美侖。凡此,向為西泠拍賣關注。本屆拍賣,田黃、芙蓉、荔枝、善伯、牛角凍、坑頭晶、雞血石、封門青、連江黃、竹根、水草瑪瑙等均有。其中林清卿所雕田黃石梅竹薄意章,重100克,石質細膩凝潔,雕工流暢精致。林壽煁所雕的“桃花源記”、王雷霆所雕的“福祿壽喜”、不但具“細、潔、溫、潤、膩、凝”六德,且重量均在百克以上。
近代藝術大師黃賓虹曰“一印雖微,可與尋丈摩崖,千斤重器同其精妙”。諸多精妙佳印,君不心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