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镜清:细化分类让拍卖更专业

  

  作者:杨琳 

  不同与中国画的是,书法拍卖常常出现“概念性”分类。有按朝代分的明清书法、历代法书、 20 世纪名家书法;也有按流拍细分的诸如明清状元书法、名人书法、画家书法;还有按形制分的如对联书法、立轴书法、长卷书法等等。为何如此细分?这样细化后的作用是什么?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播和书法市场的推动又有着怎样的促进呢?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对此表示,对于过去一直没有被重视的书法艺术而言,现在已经开始面临好的市场机会。他说:“这两年中国书画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回归景象,人们也逐渐开始对书法有所重视。所以我们拍卖公司要抓住这种回归的机会,来引导书法艺术,推动书法市场。”

  他说,西泠拍卖一直在为书法艺术做着细致的分类 , 这样做才会有利于买家更好地去理解书法艺术。如清中期 4 大书家、二王书法、西泠八家书法等等都是他们近年来提出的书法拍卖主题。从而引导书法市场向更学术、更文化的角度去发展。

来源:www.artxun.com

  对于西泠拍卖为何一直没有开设书法专场拍卖的疑问,陆镜清告诉记者,这个问题他曾考虑过多次,最后始终没有去做的原因主要基于两点。他说:“第一,书画本就同源,两者是互相交融,互相映衬的关系;第二,从商业角度考虑,书画不分家有利于拍卖不至于冷场。所以 , 我们往往都是让书法作品与绘画作品穿插交替着上拍。”

  他还指出,书法的价格是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的。 5 年前可能会对一件书法作品能拍出千万价格而感到不可想象;如今王铎的《草书诗卷》拍出 1691 万元的价格已都不足为奇 , 因为大家对此作品已经能够做到一致的认知 , 既它是代表王铎一生艺术水准最高的一件书法作品之一 . 陆镜清说 :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价值观息息相关,每个时期人们对于艺术品都会有自己的心理价位。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推向世界,也就是价值观的推介。”


来源:www.artxun.com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