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发现三块极其珍贵的运河修治相关碑记
近日宁波镇海区文物普查队在骆驼街道贵胜弄口河岸边,发现了三块运河修浚相关的石碑。分别是《修浚邑东骆驼桥贵胜堰下至化子闸大河碑记》(骆驼原属慈溪)、《修建贵胜堰及大兴永安二桥碑》及《贵胜堰放水启板管理碑》,内容详述清代、民国时期民间自发组织实施修浚贵胜堰至化子闸段运河及修建管理贵胜堰、大兴桥、永安桥的情况。对浙东运河镇海段修浚、堰闸建设、桥梁设置作了详细记载。填补了镇海运河史上许多空白。
三块石碑发现时都已用做铺路石或河埠头步阶,局部有所损坏。庆幸的是碑文内容基本完整,三块碑中《修浚邑东骆驼桥贵胜堰下至化子闸大河碑记》最完整也最有价值。该碑残高2 00厘米、宽90厘米、厚12厘米。梅园石质,雕刻精细。双面镌刻文字,正面字体为颜体,反面字体为正楷,计有文字约2000个。碑文刻写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是由当时著名教育家、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慈溪县县长杨敏曾撰文,著名教育家、书法家余姚谢家山所书。碑文详细记载了建贵胜堰的重要性,因其“水利不特关乎吾邑,亦为鄞镇一隅进水之要道”所以“视之特重”。将中大河上游分为三段加以描述,即化子闸至长石桥段,长石桥至西盛大兴桥段,大兴桥至骆驼桥段。对各段支流流向也作了简要说明。并对运河水位涨落规律及设置堰闸重要性作了明确的记载。如碑文中提到化子闸,骆驼桥西十余里曰化子闸,元代后历有修筑至于不废。盖甬江挟海潮而深入,潮汐涨落有定时,涨则水盈,落则水浅。故前人特设闸以启闭之。碑文明确说明了此次修浚河流为民间自发筹划,集款,为地方自治之先,经费主要由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楼其梁,沪上工商业巨擘盛筱珊二君和桕墅方方氏商帮集团及广大社会热心人士募集而得。并成立运河修浚组织,推举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总干事,具体负责修浚事宜。历时近半年的修浚,集工数千人,费银五万二千元。共计开浚河道长一千八百五拾丈、宽六丈、深五尺五寸,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告竣。该工程之浩大,且为民间自发组织实施,在运河史上实为少见。
《贵胜堰放水启板管理碑》主要讲述清代对贵胜堰的使用管理相关规定;《修建贵胜堰及大兴永安二桥碑》是因运河修浚,为了使潮汐之畅行无阻故同时修治贵胜堰及大兴永安二桥。也是由宁波帮著名人物筹划修建的。其内容与《修浚邑东骆驼桥贵胜堰下至化子闸大河碑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该些碑记的发现对研究中大河的历史变迁,运河修浚、桥梁修筑、航运管理等提供大量信息。并对研究社会力量特别是宁波帮人士参与水利开发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宁波镇海区文管办 文吴锋钢 洪余庆 摄李根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