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土默热称红楼梦作者是洪昇 红学发祥于杭州

如果说土默热关于杭州山水文化孕育出《红楼梦》的观点,是一种创新。那杭州山水文化催生了最初红学的说法,在学界早有共识,土默热只是在讲座上重申。
当代著名红学家徐恭时就提出:“红学始盛于浙西”,著名红学大师周汝昌也曾经指出:“见诸笔端的红学,端以杭州一带为发祥地。”
从历史角度看,以杭州为中心的浙西,乃是古良渚文化、古越文化与南宋文化的核心地带,在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史上占有很大的地位。在红学诞生之初的红学嘉乾年间,浙西一地集中出现了大批关于《红楼梦》传播研究的现象,早期研究者如周春、黄金台、陈其泰等人,可谓百年红学奠基人。后来者还有如苕溪渔隐、戚蓼生、舒元煒、袁枚、三六桥、王国维、吴世昌、俞平伯等。
红学不仅“发祥于杭州”、“始盛于浙西”,普及程度最深最广的也是浙西。面对热情的“土司”们,土默热感性地说了句:“新世纪的全新红学必将重新昌盛于杭州。”
土默热的研究是否正确自然需留待时间来洗涤,但杭州的红学文化已然因此更显丰富多彩。不妨听听,他如何论证洪昇才是《红楼梦》作者,书中角色又是如何与西溪原型人物一一对证的。
为什么红楼梦作者是洪昇?
【《红楼梦》与《长生殿》的文本比较】土默热发现,二者在“言情”主题、悲剧性、语言风格甚至主人公性格特征等方面都极其类似。比如说,《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和《红楼梦》中的黛玉,二人的性格特点都是娇、慧、妒。而“体丰怯热”的薛宝钗又和杨玉环及其相似。红楼梦中多次将“钗黛合一”正是和《长生殿》中的杨玉环相呼应。《长生殿》中“千秋万古证奇缘”,《红楼梦》中是“有奇缘、无奇缘”;《长生殿》中“神仙本是多情种”,《红楼梦》中“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等等类似语言很多,尽管有些不易发觉,但只要细读慢品,不难品出相同的味道。
【天伦之变与洪氏家变】洪昇自身的经历与《红楼梦》中的情节也有较为精准的映射之处。比如,康熙二十八年,洪昇遭受文字狱,26年的国子监生生涯从此画上句号,仕途也因此断送,日后受尽白眼揶揄。而曹雪芹家庭被抄时他年纪尚小(一说13岁,一说4岁),长成后家已败落。所以,洪昇在《红楼梦》中自比“无材补天”的顽石,借宝玉之口拒绝“仕途经济”,应当要比曹雪芹更合情理,而且他也似乎更有资格写繁华和困苦生活的强烈对比。因洪昇长期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人”的“假语村言”,并用此写《红楼梦》也是具备条件的。洪氏家族经历了三次家难——子孙流散、抄家之难和长生殿之难。《红楼梦》写从“子孙流散”到“茫茫白地”的故事,洪氏家族的三次“家难”,最终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