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在上海世博的视觉火花(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罗马) 高发的贵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贝尼尼(十七世纪) 圣德瑞莎的幻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卡拉瓦乔(十六世纪末)怀疑的托马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波提切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 春天

        米兰与热那亚两次世博会曾产生创新的视觉火花

        亚平宁半岛像一只巨大的靴子,镶嵌在阳光下的地中海;也像一个巨人正迈开大步,在地球上踩踏出坚实的足迹。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意大利都是一个艺术的巨人。

        1906年和1992年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热那亚,成功地举办过两次“世博会”,中国都派团参加并获得了多枚奖牌。在历史上意大利也对中国的艺术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继马可·波罗来华,十六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圣像画,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油画。十八世纪初,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兼画家郎世宁到达北京,为宫廷绘制了大量油画,也把油画艺术的技术留在了中国。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意大利艺术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早在二千多年前,古罗马与古希腊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从今天留存的大量纪念碑性的浮雕和人物雕塑、庞贝城精美的壁画、早期基督教镶嵌画中,依然可以强烈感受到古罗马艺术曾经有过的璀璨光辉。十四世纪初的乔托创立的佛罗伦萨画派,和十五世纪初吉贝尔蒂超越哥特式风格的雕塑,又开启了通向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道路。

        人们将文艺复兴比喻为酣睡了数个世纪的“睡美人”,古罗马的艺术精神在意大利苏醒了。文艺复兴早期的波提切利和“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创造的艺术形象,被视为人类艺术的瑰宝和典范,将永载艺术史册。文艺复兴所弘扬的人文精神,将人们从中世纪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全面地改变了欧洲的精神风貌,打着理性—科学旗号的资产阶级开始成为时代的主导力量。而意大利艺术也由此长期称雄整个欧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久远的影响。其中就有巴洛克艺术的杰出雕塑家贝尼尼和欧洲新古典主义雕塑创始人卡诺瓦。

        及至近代,由于连年分裂和战乱,使意大利的艺术逐渐失去了霸主地位,一度陷入了低谷。直到二十世纪初,在世界性的现代主义艺术大潮中,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和形而上画派应运而生,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基里科。二次大战后,意大利画坛兴起了追求纯艺术的“具体艺术”、将视线转回古典主义的“高雅艺术”和表达观念的“贫困艺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了“超前卫艺术”运动,使意大利的现代主义艺术,在世界美术舞台上,重新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中国油画家符罗飞参加过1935年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而近年来几乎每届都有众多的中国艺术家参与,这成为了中意两国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罗马)双文星神庙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拉斐尔(文艺复兴时期) 坐椅上的圣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基里科(二十世纪)诗人的不确定性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