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早知音故事图现身 敦煌“伯牙抚琴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敦煌佛爷庙湾魏晋时期之“伯牙抚琴”图

日前,武汉市总工会和琴台管理处在编撰《琴台雅集》一书时,收入一幅创作于魏晋时期的敦煌画作“伯牙抚琴图”。据悉,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以知音故事为题材的古代图画,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

记者翻阅即将出版的《琴台雅集》清样,看到了这幅“伯牙抚琴图”。

画面色彩虽有些暗淡,但用笔奔放,动感十足,线条流畅舒展。

此画与我们所见到的其他古代知音图画人物造型和风格迥异,画中的伯牙飘然欲仙,似于云中抚琴,袖带摇曳,御风而起,云海中又跃出一象征南方方位之朱雀,似聆听琴圣抚琴。

据介绍,此壁画为央视一个摄制组不久前在敦煌拍摄。

《琴台雅集》副主编马伟认为,壁画的发现,说明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伯牙抚琴典故便从中原到西域,远播丝绸之路,并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画工加以神化。

昨日,记者连线甘肃敦煌研究院,找到了参与该画发掘的专家戴春阳研究员。他介绍,“伯牙抚琴图”是1995年在敦煌庙湾一处魏晋时期的砖墓中被发现的,该画被创作在一块约长32厘米、宽16厘米、砖厚6厘米的墓砖上。当时一同被发现的还有另外一块同样大小的“子期听琴图”墓砖。这两幅敦煌砖画构成了完整的《伯牙子期琴台遇知音》的故事。据透露,目前两块画像墓砖均收藏于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源于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楚地的知音传说,缘何早在1600多年前就出现在偏僻的西北墓葬中?

戴春阳分析,汉代开禁以后,中原地区大量人员移民西北地区,带去了传统的中原文化。知音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出现在魏晋时期的敦煌不足为奇。这也充分说明知音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琴台雅集》主编钟生华说,这两幅敦煌砖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代知音图画。此前所发现最早的知音图画为元代王振鹏创作的绢本水墨画《伯牙弹琴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