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官玉拍价起码500万元以上(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白玉卧牛

  10月末,全球珠宝秋拍会纵深进行。香港佳士得预展会对外展示了包括清乾隆白玉卧牛在内的众多白玉珍品,引起普遍关注。

  纵观近期拍会,以乾隆时期“官玉”为代表的清代白玉产品屡屡高价成交,10月苏富比拍卖会上,清乾隆御用玉碗以1298万港元成交。今年年中,清朝乾隆“九洲清晏印”在国际拍卖会上以138万欧元落槌;去年年底,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在苏富比拍卖会以6338万元成交。乾隆年间的白玉何以屡屡拍出高价?

  行情:乾隆年“官玉”多为上乘籽料

  那么,为什么乾隆时期的白玉能卖出高价呢?广东佳盛珠宝董事长伊兵认为,主要得从历史渊源上分析。收藏业内人士都知道,“乾隆爱白玉,慈禧爱翡翠。”中国的玉石加工工艺行至清代到达了顶峰,而康乾盛世之时,社会富庶安定,财富积累充足,社会上由此掀起了收藏热潮。乾隆皇帝本人酷爱收藏白玉,引导了当时的白玉加工与收藏的热潮,北京城里甚至设立了宫廷玉石加工作坊。新疆和田等玉石矿产区加大了开采力度,而且多为上乘籽料。

  清乾隆时代的产品比较容易鉴别。由于清朝距离目前的时间比较近,其反应在白玉文化上的时代特征明显,专家容易鉴别,社会上仿造的假货比较少。市场清明了,顾客放心了,价格自然有序上涨;而其他朝代距离现今较远,白玉鉴别手法不一而足,假货林立,倒了藏家的胃口,遇到真品也会掂量三分。

  鉴别:

  清代少有白玉吊坠

  广东地质局珠宝检测中心的项贤彪先生说,清代白玉分三等:

  最高等:乾隆时期宫廷用白玉,俗称“官玉”,在目前国际拍卖场中的价格多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二等货:清朝末年宫廷使用的白玉制品,高级质地的白玉居多,中低档货较少,价格多在50万-200万元之间,已经在民间的二手市场中绝迹了。

  三等货色:清朝民间使用的白玉首饰,质地参差不齐,其成交价格只比后世白玉略贵三四成。

  清代白玉多以小型摆件、玉佩、玉镯为主,少见白玉项链、玉簪与玉石吊坠。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