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暂不改名 3D虚拟博物馆正在建设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足石刻(资料图片)张质/摄

昨日,“2009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纪念会”落幕。大足石刻博物馆馆长黎方银表示,石质文物消亡是必然趋势,将建3D虚拟博物馆“永久”保存大足石刻。而对市民关心的大足石刻改名“石窟”问题,黎方银称还有待研究,目前暂不改名。

游3D博物馆如身临其境

专家们认为,随着时间流逝,石质文物彻底消亡是必然趋势。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马世长表示,大足石刻已进入高速风化的“衰老期”,若保护不当,很可能在两三百年内灰飞烟灭,但若保护得当,保存六七百年也有可能。黎方银透露,高科技的“3D虚拟博物馆”正在设计中。届时,将所有的石刻进行扫描并还原后,再在一间虚拟的“石窟”中一一展现,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

建一流监控保护石刻

世界遗产的安全问题,也颇受专家们关注。据悉,目前大足石刻只有影像报警系统,而未来将建全国最先进的监控系统,对文物实现全方位监控。

据透露,该动态监控系统预计投资6000万元,明年安装,能实时监控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水体危害、岩石移动等,即便是游客数量超过了一个,该系统也会及时报警。

大足石刻暂不改名

大足石刻是否应改为大足石窟?黎馆长表示,由于意见至今没有形成统一,所以改名一事还有待继续讨论和研究。他介绍,许多市民也已习惯“大足石刻”这一称谓,赞成不改的居多。黎方银说,目前采取的折中办法是,在提到大足石刻总体时仍用原名,但对各具体部分采用“宝顶石窟”、“北山石窟”等称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