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习俗——吃尾牙

过年的序幕揭开于农历的腊月十六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于傍晚的时候,供奉牲礼─雄鸡(象征生意兴隆之意)、鸭、鱼、肉、蛋等。向(厅头)神桌上拜土地公,燃烧金纸。然后将长凳子摆在门口,供奉五味碗(日常生活饭类),拜地基主(历来住在该住宅的无主孤魂,俗称好兄弟),烧经衣、银纸。一般住户在此日一家团圆食尾牙。

「牙」是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台湾传统习俗中,作生意的人在农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须准备一些牲畜、水果、香枝、纸钱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礼当中不可少的是一只雄鸡拔毛煮熟的白斩鸡,这是用来象征生意兴隆的。而祭拜后的菜肴可以给家人或员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称为「作牙」;农历的二月二日是头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的起源出于善良的社会风俗习惯,代代相传。所谓「牙」字,为「牙旗」之简称,因古时荒地满目,未经开垦之地,时有相争开拓,致有格斗、殴打等事发生。为识别起见,各地区(或军旗)之西边,均画有兽牙之形状,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区之人员,或族人,或者军队的标志;至于古代商场的买卖介绍人,往往被称为「牙郎」或「牙侩」、「牵钩仔」,故商人向「牙郎」们请客致谢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节目,称为「做牙」。

「头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一般农家在农历二月二日这天举行「春祭」,祈求一年五谷丰收并祝福土地公万寿无疆;八月十五日还要祭拜一次,称为「秋祭」,在五谷有了收成时感谢土地公赐给人们的丰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护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于人类对土地的信仰,主要为求生命繁衍或农作物丰收。在神明里,土地公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亲近人间,人们遇见任何问题,都会找上深入民间的土地公,祈求丰收、生意繁荣,就连治病、升官、转职也找他帮忙;台湾的土地公特别多,所以有「田头田尾土地公」的说法。

「尾牙」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作牙」的意思。过了这个「牙」后,马上就要过年了,许多公司、行号也都利用这个机会,准备丰盛的菜肴请所有的员工聚餐。从前,如果老板想要解雇不适用的员工,就趁着请吃尾牙的时候,在筵席上把鸡头对准那个人,暗示他过完年后不用再来上班了。俗语说:「吃头牙燃嘴须,吃尾牙而忧忧」,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种解雇员工的方法,现在已经不流行了。由于近年来工商业发达,请吃尾牙的风气愈来愈盛,因此,在尾牙前后的一个星期里,从乡村到都市,处处都有人忙着请尾牙或者请吃尾牙。

至于一般的住户人家,也在这天吃团圆饭,称为「食尾牙」,当天晚上并且吃一种特制的「润饼」和「割包」。「润饼」类似春卷,但比春卷大一倍,不用油炸,其形状跟用纸张把铜钱包成圆筒形一样,表示发财富润家庭之意。「润饼」是以润饼皮(面粉制的)卷包煮熟的豆芽、红萝卜、丝笋丝、豆干丝、蒜末、肉丝、蛋皮等食料制成。「割包」是以面粉发酵制成,与馒头相同,惟形状稍有不同。将其拨开放入卤肉片、咸酸菜、花生粉、糖、香菜等为馅,形状如钱包,也是象征发财的意思。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