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瓷赏析
曾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中国工匠为了烧一种红色大瓶历经艰难,一位工匠女儿怜惜其父劳作艰辛,不惜纵身跳进炼炉火海,这个用生命换来的红瓶便是陶瓷史上有名的祭红,它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红瓷。
红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品种,从专业术语上讲,红瓷又称釉里红。顾名思义,红瓷以中国传统的大吉大利大红色为主色,大红的瓶身上裹着用黄金等贵金属烤制而成的精美图案,整件器物洋溢着富贵、吉祥。红瓷历史悠久,凝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高超的艺术功底,是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当代瓷器珍品。
悠悠红瓷跨千年
一般人认为,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中国红瓷历史源远流长。红瓷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晚唐的始创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极盛期、当代的复兴期等几个特性明显的阶段。
据考证,红瓷历史可追溯到1100多年前的晚唐。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学家在中国湖南湘江边的铜官小镇发现了多处晚唐陶瓷窑址,从中发现了中国瓷器釉下彩的最早身影——也就是中国红瓷的最早记录。
红瓷始于晚唐,但从工艺角度分析,红瓷的技术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镇发展并创新了前朝以来的釉里红技术,开始了批量生产釉里红的历史。
明清是红瓷发展的极盛期。明洪武是釉里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极盛期,本朝釉里红大多色呈较淡,红色晕散,纹饰以花卉为主,有较多扁菊花纹是一大时代特征。明宣德是釉里红瓷发展的又一高峰,该时期红瓷创新性分为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两大类。
清代在红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康熙朝,自明成化以来的红瓷技术日渐走下坡的颓势一举得以遏止,并得以继续向前发展。清康熙红瓷制造工艺相当突出,该朝红瓷成品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品种也较为多样,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
清雍正是新中国建国以前红瓷发展史上最高峰期。雍正朝所所制红瓷在工艺上达到历史最高峰,其红瓷成品红艳,尤其是青花釉里红在色彩、设计上皆有前期未有的新意,青花色调浓淡不但很鲜亮,且时有晕散。
千年瓷艺当代复兴
20世纪初,由于战乱等原因,相传千年的中国红瓷工艺一度失传。20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挽救并发展中国独有的传统红瓷炼制工艺,中国科学家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红瓷工艺再造的艰辛探索。
1998年,中国科学家攻克了陶瓷大红色釉不耐高温的世界性难题,烧出了色泽鲜艳、表面纯净的大红色瓷器,失传近百年的中国红瓷得以在20世纪末得以重生。这一技术实现了中外陶瓷艺人百年的大红梦,填补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
2002年,陶瓷大红釉料高温分解试验成功进行——在1250摄氏度的高温中,陶瓷大红釉料没有明显的分解,首次解决了瓷器炼制须要1200℃以上的温度,而大红色料在800℃就分解的世界难题。自此,中国红瓷在21世纪的今天走上全面复兴之路。
同年,大红色釉正式通过专家组鉴定。这种瓷器被意味深长地命名为中国红。中国红的诞生,再次验证了中国陶瓷在世界上领先者的地位。
中国红瓷造就非凡价值
中国民间自古有“红瓷诚可贵,代价实在高”一说,充分体现了红瓷的非凡价值。中国红瓷因其工艺独特、材质贵重、炼制极具艺术造诣,因而是非常珍贵的艺术珍品。
中国红瓷解决了瓷器炼制须要1200℃以上的温度,而大红色料在800℃就分解,稍有偏差色相便不正,过温色即去的世界难题,其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成就了红瓷的非凡地位。
在工艺方面,中国红瓷更是体现了艺术珍品对高超工艺的“苛刻”追求。红瓷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要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每一环节不可偏差。通常情况下,中国红瓷器在烧制3件中才能产出1件成品,大型成品中10多件瓷坯中才能有1件成品,所谓“十窑九不成”。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彰显中国红瓷稀缺性与珍贵性。
红釉的材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贵的稀有金属,且红瓷上的图案是用纯度在99%以上的金烤制而成,中国红瓷从用材方位就体现了高贵艺术珍品的品味与内含的现实价值。
中国红瓷通身玉如凝脂,细白晶莹,通身图案栩栩如生,是中华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技术、工艺、材质及艺术综合造就了中国红瓷的非凡价值。
不世奇珍引领风尚潮流
“千窑一宝”的中国红瓷在现代社会,因其独特的制造工艺、高超艺术水平、炼制的稀缺性、材质的贵重性越来越受到中西方各界欢迎,尤其越来越受到收藏界主流人群及尊崇高品质时尚潮流人士的欢迎。
中国红瓷业已成为中西方主流人群高品质风尚潮流的主风向标之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