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盐发家的清代收藏大家安岐

财富的积累是一件异常艰辛的事情,所以多数人梦想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热乎乎香喷喷的馅饼来。而这样的好事还真有人碰到了。康熙年间,在扬州经营盐业的两个最富有的商人,号称“北安西亢”,“西亢”是山西亢家,相传当年李闯王进京,将明朝列帝积聚的“金花银”铸成厚重的银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闯王兵败撤离京城,携带银块逃往山西。眼见追兵就要赶上,只好将笨重的银块倾入山谷,后来被亢家拣了个“大漏”,以此为本钱经营盐业,从而成为巨富。
这“北安”指的是天津的安岐。安岐,朝鲜人,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他原是高丽贡使的随从,在清代康熙年间做了权相明珠的家臣。安岐的发迹与藏宝图有关,在流传不一的传说中,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是清人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中说,安岐得到的藏宝图上,隐藏着明珠窖金的所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观园,安岐解读秘密之后,求见明珠子孙,“告以窖藏所在,尽发之。”
另一个版本说,安岐得到了一本秘笈,上面写满了天书般的符号和莫名其妙的隐语,安岐破解了其中的秘密,从而知道了宝藏的所在:那就是北京地安门外的什刹海,原为前明勋臣的府邸,之后和珅住过,再后来成为恭亲王府,为京中有名的大宅。李闯王进京的时候,来不及逃走的明朝勋臣便把积聚的金银深埋地下。时任宰相的明珠早就觊觎这批宝物,安岐自告奋勇前去寻宝,明珠当然同意,窖藏挖掘出来以后,就让安岐做本钱去天津、扬州经营盐业,安岐遂得以富甲天下。
安岐并不是只知道追逐铜臭的富商,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当时的文化名人,都充满了尊敬。《清稗类钞·鉴赏类·安麓村》记载,他曾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刻在石碑上,以便流传后世,还以二千金求袁枚题跋,“袁仅书‘乾隆五十七年(1792)某月某日,随园袁某印可,时年七十有七’二十二字归之,安已喜出望外矣。”说明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酷爱。出于对学问大家的敬慕,安岐还对回乡省亲路过扬州的朱彝尊赠以万金。
作为清初四大收藏家之一,安岐学问渊博,鉴赏精绝,收藏书画之富,闻名天下。当时的人评价说,“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携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于三辅。”展子虔《游春图》、董源《潇湘图》、王献之《东山松帖》、米芾《参政帖》、范仲淹《道服赞》、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等,都经过他的收藏,他的书画著录书《墨缘汇观》,计收入历代法书332件、名画201件,全为流传有序,可资凭信之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