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苏东坡墨宝真假之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东坡墨宝《寒食帖》

《苏东坡真迹》本为清宫旧藏,是皇宫珍物。展开卷轴,在一大段空白后面是一位宋人的题字,接着是元人歌颂此真迹的序言,继而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一篇考证和赞赏此真迹的短文。后面便是一连串的朱红图章印迹,这些印迹来自于宋、元、明、清时代的几位皇帝、书法家和鉴赏收藏家。随后才出现苏东坡的墨宝真迹,笔锋秀丽,潇洒雄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这幅深藏皇宫的珍物在溥仪离开长春时,伪皇宫在被抢被盗的混乱中,流落到了东北古董商手中。北平古玩商李欣木、崇庆瑞得知消息后,马上去东北花了二十两黄金购到手,这二人精于鉴赏古砚、瓷器,可鉴赏字画的能力差。他们觉得从皇宫里流出的一定是珍品,因此作为奇珍异宝带到北平,准备转手再卖给古董商岳彬。岳彬对于鉴定字画没有好眼力,他请来鉴赏大师徐震伯来掌眼拿主意。

徐震伯仔细看了看后说:“我看是描的,不是写的。你们赶快卖了它,这不是真品。”李欣木、崇庆瑞听了半信半疑,以徐震伯在收藏界的地位和眼力,应该不会说错,可这画也确实是皇宫里的东西,难道皇帝家的藏品会是假的?于是,他们又决定在同行中再找买主,最后将卷轴拿给琉璃厂宝古斋老板邱震生。

邱震生一下就被琳琅满目的朱红印章、秀丽妩媚的乾隆御题一下子吸引住了。邱震生随后请来收藏家陶北溟给这幅卷轴掌眼,陶北溟看后赞道:“千古佳作,稀世珍宝,难得!难得!”邱震生一听,心里就定了。三天后,他以四十两黄金从李欣木、崇庆瑞手中买下了这幅墨宝。

半个月后,徐震伯找上门来,开门见山地说邱震生手中的那幅墨宝不为真,邱震生错愕。两人审定后认为,真迹已被揭走,这幅是原迹纸绢的第二层,照印迹临摹描绘的。邱震生就这样损失了几十两黄金,此作后秘藏10年,从不示人。

1956年公私合营时,此件书法核资定产时,邱震生如实禀告,作赝品处理,作价较低。据说,此件很快被故宫博物院调走。同年,著名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真迹》一文,说琉璃厂的“珍古阁”一裘姓古玩商收购到此件国宝的种种。但琉璃厂没有珍古阁,也没有姓裘的古玩商。与此事有关的只有宝古斋邱震生一人,裘、邱同音,珍、宝同义,此文所述蹊跷。

在前两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放的《秘境追踪》栏目的“千年书法”专题中,列举的宋代书法精品中,就有这幅《苏东坡真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邱震生上交的真是勾描的赝品,那文章所述、电视所展,如确是原作被揭去的第一层,那是怎么发现的,怎么收回的?这倒成了一个谜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