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在天津博物馆开展 明日举行开幕式(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每日新报》创刊10周年,《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今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明日将举行盛大的开幕式。

据天博方面介绍,本次国家宝藏展的票价为30元,学生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还有半价或免费的优惠。

国宝故事

汉王寿衣极尽奢靡

汉代人认为玉衣能保持尸骨不腐,期待来世再生。于是,汉代皇族将玉衣作为专属的寿衣。

目前出土的金缕玉衣均来自西汉王侯墓,已复原的有5套。据推算,汉代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费用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劳民伤财。

鉴于此,魏文帝曹丕下令皇族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便销声匿迹了。在考古中,也从未发现过东汉以后的玉衣,金缕玉衣也成为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金缕玉衣永生之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代:西汉

文物尺寸:长182cm肩宽49cm

出土时间地点: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墓出土

鉴宝要点:

繁难且精密的工艺,每块玉片都经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

南海陶船有舵始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代:东汉

文物尺寸:长54cm高16cm

出土时间地点:1955年广州市先烈路出土

鉴宝要点:

1.陶船锚与舵皆有。

2.舵下端与船底齐平,水浅时无须提舵,表明当时造船技术已十分高超。

3.船上塑有6个艄公,按人物身高比例推算,船实长应为15-20米,载重量达5吨。

国宝故事

世界上最早使用舵的船

南海陶船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古代的南越人精于造船。

舵的发明是我国古人对世界造船史的一大贡献,该文物的出土印证,我国汉代船尾设舵确实存在,而西方造船史上延迟到1242年才出现舵。

突目铜面具鼓睛暴眼看世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代: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文物尺寸:通高85.4cm宽78cm

出土时间地点: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鉴宝要点:

极度夸张的眼球,呈柱状向前突出达9cm,使这件面具十分有震撼力,其面部长、宽均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大小。

国宝故事:

古蜀王原是甲亢患者

据研究,该突目面具是古蜀国国王蚕丛的神像。可是,古蜀王的后人为什么要用如此表现形式来塑造自己的祖先呢?

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住在四川西北的岷江上游。此地直到近代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甲亢患者最主要的病征就是眼睛凸起。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患者,其后人在塑造神像时,就是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

阳陵虎符秦始皇调兵凭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代: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文物尺寸:高3.14cm长8.9cm

出土时间地点:不详

鉴宝要点:

1.虎符左右两半,扣合完整,皇帝拿一半,大将拿一半,两半扣合起来才能调兵。

2.虎的左右颈背上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国宝故事:

查铭文方知出于始皇帝

围绕兵符,我们最熟悉的典故莫过于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了。“符”是一种古代信物,传说是姜子牙发明的。

目前考古发现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3件——新郭虎符、杜虎符、阳陵虎符。杜虎符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郭虎符现为法国收藏家所藏,而我们将看到的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3个虎符的铭文只有一点不同,却最为重要。新郭虎符铭文称“右在王”,杜虎符称“右在君”,而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这说明3个虎符出于秦的3个不同年代。秦国国君先是称王,这说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制作;秦国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时制作的;到秦始皇时开始称皇帝,故阳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后制作的。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