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时代的瑰宝梁庄王墓惊世记
2001年4月,湖北省文物部门启动了对明代梁庄王墓的考古发掘工作,轰动了全世界。它是湖北省明代考古发现中出土文物最多、文物价值最高的一次,也是全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等级最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次空前大发现,为明代历史、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新的课题。墓中出土的众多金银珠宝,不仅是梁庄王和梁王妃凄美婚姻的见证,同时,它也是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然而,在这座墓葬发掘的时候,人们发现,梁庄王墓虽然是王、妃合葬墓,但梁庄王墓的初始设计,是王的单葬墓,这在以前的考古发现中都是很罕见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被爆炸声震醒的亲王
2000年新春佳节的初三晚上,湖北省钟祥市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里,但也就在这时,距钟祥市区25公里的一个小村子里,却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夜色中放下一个黑包,便四散开来。一声爆炸声突然响起。原来,这是一伙盗墓贼,可是,炸药用完了,却没有洞穿墓室,盗墓贼做贼心虚,趁着夜色仓皇逃去。
这伙胆大妄为的盗墓贼先后几次对古墓进行了爆破,企图偷盗国宝,可奇怪的是,几次爆破都没有穿透墓室,经当地居民举报,最终,警方布下天罗地网,将盗墓贼一举抓获,那么,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墓呢?
这座古墓名叫梁庄王墓,梁庄王,是明代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他的王府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钟祥市,朱瞻垍被封为“梁王”,谥号为“庄”,所以他的墓被称为“梁庄王墓”。早在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将诸子分封为王,而钟祥历来为封王置府之地,所以梁庄王得以在此安家。
此次梁庄王墓虽然躲过了盗墓这一劫难,但是,墓顶被炸出了三个深坑,加之墓葬位于荒山野岭,继续保护难度很大。2001年4月12日,经过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准,梁庄王墓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一时间,原本宁静的梁庄王墓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古专家。
专家们根据历史记载和现场勘察,很快按照计划拆掉封门墙,考古专家借着应急灯的亮光查看墓室内的情况,这一看,疑问顿生,梁庄王墓有一前一后两个墓室,前室应有两扇石门,但只有东扇门,西扇门和顶门柱却神秘失踪了,这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是很少见的现象。难道曾经有人二次进入过地宫,里面的文物如今怎么样了呢?考古专家们不由得绷紧了神经。
考古专家在成功进入梁庄王墓的墓室后发现,面积不足7平方米的空间里,竟堆放着数百件各类金、银、玉器,出土时,它们被淤泥紧紧包裹着,保存完好,而有机质类器物,如丝麻织物、人骨架、漆木棺等全部腐朽,看来,盗墓贼不曾进入过这里。
到2001年12月初,梁庄王墓内出土文物的鉴定结果终于揭晓了,据统计,墓室中的随葬品有金、银、珠宝石、陶瓷等宝物5300余件,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令人称奇,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多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一墓随葬的金银珠宝数量之大,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非常罕见。梁庄王墓属于一座王妃合葬墓,金器多属梁王,银器多属梁妃,这批金器的成色好,含金量高,其中带盖金执壶、金凤簪等金器熠熠生辉,堪称重量级宝物。
■凄美姻缘成就地下宝库
梁庄王墓虽然是王、妃的合葬墓,但墓却并非是合葬的设计布局,也就是说,梁庄王墓的初始设计,是王的单葬墓。亲王墓与帝陵一样,在其墓主生前便开始修建,梁庄王墓后室并列双棺床的设置,并非合葬的设计布局,而梁庄王墓志铭中,也只字未提合葬之事,这说明,当年修墓时,并没有作合葬的设计,后室居中的石边棺床,是王的棺床,是最初放置,而偏西的是王妃棺床,为后来所加。根据墓志记载,王与妃是一先一后入葬的,时间相差了十年之久,由此推测,当年梁庄王下葬之后,只封墓门,而没有将墓道全部填土,等到王妃去世,要与梁庄王合葬时,却因前室石门被门后的自来石顶牢,无法打开,于是只好撞破西扇石门,进入墓内,安葬完毕。另外制作了一扇木门取而代之,并将破损的石门连同自来石搬出墓外,这就为西扇门的神秘失踪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又让人奇怪的是,在梁庄王墓中,竟然还出土了两块金锭,一块金锭长13厘米,重1937克,还有一块年代稍早,长14厘米,重1874.3克,明朝有制,亲王结婚,皇帝要赐一块50两重的金锭,梁庄王墓里的金锭就是明皇帝送给梁庄王的结婚礼物,那么,一个墓里为什么会同时出土两块金锭呢?专家推测,唯一的答案就是梁庄王结过两次婚,而与梁庄王合葬的王妃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那么,梁庄王的第二个王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梁庄王为什么要和她合葬呢?这就要从梁庄王的继位说起。
梁庄王朱瞻垍14岁就被封为王,一生养尊处优,他的正妃去世后,在梁庄王22岁时,20岁的魏氏被册封为梁王妃,梁庄王与魏氏非常恩爱,据说梁庄王每次出游都会带着她。然而好景不长,他们在一起仅仅生活了八年,梁庄王便因病去世了,梁庄王的去世令魏氏悲痛欲绝,一心要殉夫。当时明朝在位皇帝是英宗朱祁镇,他得知消息后,特意降旨,希望继妃魏氏能够活下去。就这样,魏氏孤守宫中,由于日夜思念梁庄王,加上体弱多病,梁王妃在38岁时也撒手西去了。临死前,她特意交代要与丈夫合葬在一起。当时距梁庄王下葬已有10年,朝廷信守承诺,将她与梁庄王葬在一起,且为合葬形式中最为亲密的一种,同穴同室。如今,这一凄美的爱情佳话还一直在荆楚大地流传着。
■郑和下西洋壮举的历史见证
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有铭文记载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唯有一件,就是梁庄王墓中出土的一件刻有铭文的金锭,这枚金锭如今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一锭五十两重”的铭文,金锭铭文中的西洋,是泛指当时中国明朝南海以西的海洋,包括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区,铭文中的永乐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之时,其时间是1417年5月至1419年8月,因此,专家认为,这枚金锭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宝船上所买的一批黄金,在返回途中制作的。
由于明朝亲王婚礼有朝廷赏赐定亲礼物金锭50两的制度,因此这件由郑和带回存于内库的金锭,就可能赏赐给了梁庄王。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文献《瀛涯胜览》中,只有郑和船队在西洋购买珠宝的记载,并没有记载他在西洋购买黄金,因此,梁庄王墓金锭的发现,其重要意义是首次发现了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绿松石执双荷童子佩的文物,为明朝与西洋各国的朝贡贸易补充了宝贵的资料。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船队在西洋购买了大量的珠宝,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这些珠宝究竟是什么样子,过去人们并不知晓,幸运的是,梁庄王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使人们在几百年后第一次看到并确认这些大多就是郑和船队下西洋带回中国的瑰宝。
明代梁庄王时期,国家经济繁荣,明朝前后数次派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梁庄王墓出土的这些珍贵器物,不仅是明朝社会繁盛的缩影,也是郑和下西洋壮举的历史见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