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饰的荣耀象征:御赐黄马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褂是清朝的一种官方服饰,也是满清官员制服的一大特色。下摆四边开叉的设计便于骑马行军打仗时做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其颜色和用料皆与穿着的阶层有关。其中明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只有皇帝近身侍卫或获得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着。赏穿黄马褂是一种极高的个人荣耀,被赐穿黄马褂就代表得到皇帝的宠信,赐穿的事迹要被载入史册。

清朝官员的服制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其中行服是出外时所穿,而马褂(亦称为行褂)则为行服的一种。马褂的设计是方便骑马射箭,因此衣长只及股,袖长至肘,在马褂内还要再穿上大袍。

根据《清史稿·舆服志》规定,有三类人可以穿着黄马褂:第一类是皇帝出行时随行的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这种马褂称为“行职褂子”,用料没有花纹图案。离开特定的场合,这种褂子便不能穿。

第二类是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人。清朝皇帝从努尔哈赤到咸丰帝都有每年狩猎的习惯。在皇帝狩猎时表现出众,或向皇帝献珍禽异兽等猎物数目众多者,都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褂,这种马褂称为“行围褂子”。按规定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着,平时无故穿上属于犯禁,是要被刑部治罪的。这种马褂的面料由鸟类的内层羽绒毛与线绞在一起织成,表面略显光滑,具有防雨功能。

第三类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奖赏的人,分为三种:赏赐给在朝的宗室、宗亲、满洲八旗功勋卓著者的黄马褂,其面料是团龙纹图案;赏赐给文官大臣中有特殊业绩和卓越成就者的黄马褂,马褂上的补子按品级绣以不同的纹饰图案,一品文官为仙鹤纹图案;还有一种是赏赐给皇帝认为应予以表彰的普通民众的黄马褂,如治好一些疑难杂症的郎中得到赏赐的黄马褂,其图案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暗八仙,表示皇帝对百姓的恩赐。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