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一批画作失而复现之谜

1990年,美国的林姓华裔富商在其达拉斯城郊别墅里向几位来玩的港澳好友展示了他购藏下的几十幅祖国大陆名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两幅画出自一代大师徐悲鸿之手笔,一幅是“西湖之春”(此湖在宜兴城外),一幅是立轴“奔马”。两幅画装裱考究,出自民国南京知名裱画师陶永之手,画上钤记印章完全一样,题款也一样,均写明是赠送潘振乾先生的。画作保存完好,品相甚佳。

据林姓富商介绍,他收藏的名家画作均请了海外几位著名鉴定家鉴定过,断无赝品之可能。且就他所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纽约唐人街旧文物市场内出现的题有潘振乾名款的徐悲鸿画作共有9幅,他只是有幸购得其中两幅而已。几位朋友中有一位香港大学教授懂字画,他反复鉴定,认同主人的说法,但他也弄不清楚潘振乾是何人?他似并非名流,亦无什么名气,何以如此有面子?回香港后,他广托广州、上海、南京等地朋友代为查证潘振乾其人,试图解开这个谜。几年过去了,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南京文物收藏界一位先生无意中解开了这个谜。原来,潘振乾乃是南京某中学一位高级语文教师,他是浙江宁波人,乃名门子弟,家境富裕,早年曾留学英国和法国。1929年又曾赴日本专攻社会学,会三国语言,爱好字画收藏。上世纪30年代初,潘振乾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他因脾气古怪,与同事们关系紧张,亦几次被学生们投诉,处境尴尬。经党国政要王宠惠介绍,被江苏省政府安排为编篡科副科长,主抓中小学教科书编写丁作。他与科长易君左和厅长周佛海又搞不好关系,经叶楚伧相助,潘又得以调到宜兴县任副县长,主管文教。他为官较廉正,为地方上办了些实事,如动员乡绅们捐款兴学,扶助困难学生就读等,政声不错。宜兴恰好是徐悲鸿家乡,他听到家乡亲友的反映对潘振乾遂有了良好印象,还有了些交往,对潘几次求画都能满足。抗战爆发前,潘振乾已拥有徐悲鸿所赠画作九幅。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凡去过潘振乾家(是南京城西一旧洋楼)的人都看到其陈设典雅的书房内单只挂有徐悲鸿的三幅画作。他显然对这位大师的作品特别偏爱,与之相伴,朝夕欣赏,几达痴迷,且爱对来访客人评介徐悲鸿作品的艺术特色。每过两个月,他再另换三幅画作挂上墙,依次循环。文革爆发之初,社会上大破“四旧”,一片混乱,南京四中、宁海中学两校红卫兵抄了潘振乾的家,将珍贵的文物字画全部抄走。潘振乾亦被关进牛棚,失去自由。三年后,南京搞人口下放,潘老夫妇亦被遣送宁波老家,在宁波潘振乾郁郁而终。1979年落实政策,潘夫人肖婉琴返回南京,有关部门发还当年抄没的财产,仅几口皮箱及一些私人印章等。徐悲鸿九幅画作却被告知早己遗失,亦很难查找,考虑到肖婉琴是侨属(其姐姐、弟弟均为新加坡富商,侄儿还是新加坡驻联国外交官),由政府赔偿了3000元,这在当年也算是一大笔钱了。肖婉琴仍耿耿于心,常拄拐杖去存放文革时期抄家物品的朝天宫市文博会仓库门外徘徊,央求有关人员再帮助查找徐悲鸿画作。当然,最后总是失望……据肖婉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对其熟人们说,她估计她家被抄没的九幅徐悲鸿画作是在落实政策之前被懂字画的人,通过与市文博会仓库管理人员串通勾结盗走的。至于它们又如何流散到大洋彼岸的美国,那就并不清楚了。不过肖老太太尚较达观,想得开,她认为虽说自家遭遇不幸,但她丈夫生前视同传家珍宝的徐悲鸿九幅画作,能被美国华人收藏家所珍藏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