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裘曰修藏书流落日本之谜

裘曰修(1712—1773),字叔度,一字漫士,南昌府新建县人。清代名臣、文学家。他出身诗礼世家,三代六位翰林。乾隆初年中进士,历任礼、刑、工三部尚书,乾隆称赞他“品学端醇,才献练达”。他的主要政绩是治水。裘曰修还是名重一时的文学家,曾任《清会典》总裁,奉敕撰修《热河志》、《石渠宝笈》等大型著作。他还是纪晓岚的授业师,二人关系很是密切,纪晓岚有《断碑砚歌为裘漫士先生作》等诗文及铭言。乾隆三十八年裘曰修充《四库全书》馆总裁,是纪晓岚的前任。

由于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加上位高权重,喜欢藏书的他,自然得到了有求于他的士大夫送给他的不少书籍,除了雕版行世的,还有元明清初人诗文集1000多种,这些文集,多是抄本、孤本,极为罕见。

据裘曰修后人记载,这批珍本秘籍,藏于裘曰修南昌德胜门外的家宅爱日堂中,原来还保存完好。到了咸丰年间,因太平军的兴起,江西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要求限时拆除附属房屋,裘曰修的曾孙辈,当年都在外地为官,家中只有妇孺,所以这批书就完全散失了。

到了光绪年间,番禹徐绍桢以道员的身份随同江西巡抚柯逢时到南昌,从一位绅士手中,以3万金得到了这批抄本,可惜此时只剩下800余种了。柯逢时也喜爱搜罗秘本,他愿以原价向徐求让,面对自己的上司,徐绍桢只好忍痛割爱,让给了柯逢时。

民国年间,奔走于孙中山、萧耀南之间的武昌人刘禹生,对图书典籍十分关注,他从徐绍桢处得知有这样一批珍贵的秘籍,就向柯逢时的孙子打听,知道柯家藏书很多,这批抄本都在,于是向萧耀南建议,设立湖北图书馆,以20万元收购柯家藏书。可惜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日本浪人得知后,竟然用20万元专门购买那800多种抄本,这批秘籍从此流向了日本。那时候没有保护文物古籍的法律,刘萧等对此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批秘籍被日本人捆载而去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