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螺钿人物漆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 嵌螺钿人物漆碗

规格:高5cm、口径10.5cm

嵌螺钿漆器是中国古代五彩缤纷的漆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她以华丽多变的色彩丰富了漆器装饰艺术。

螺钿又称钿嵌、坎螺、陷蚌、螺填或螺甸,它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之上的一种装饰技法。具体方法是:用蚌壳磨成薄片,按图案花纹锯成各种形状,然后把它们拼粘在漆坯上,再上一层灰底,表面髹上一层上光漆,经磨显、揩光,使漆面光滑如镜,最后在螺钿上刻划花纹。螺钿一般都镶嵌在乌黑的退光漆背景上,这样与白色晶莹的螺钿相衬,黑白分明,既优雅细致又朴实清丽。早在西周时期,已把螺钿作为装饰镶嵌于漆器之上。至唐代,这种工艺有了很大发展。在元朝时,螺钿镶嵌又出现了新的工艺,制作更为精细。

明代是中国古代漆器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漆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提高。由于皇家对漆器的喜爱和需要,大大刺激了漆器的生产和制作工艺的提高,不但有厚螺钿,还有薄螺钿,又发明了称为百宝嵌的新工艺,涌现出了一大批制漆名家。薄螺钿又称软螺钿或点螺。其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薄软些,是将贝壳、夜光螺等原料精心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点在漆坯上而成。硬螺钿的制作方法相同,只是作为原料的贝壳磨得较厚些。还有的做法,是在螺钿的薄片底面衬上不同的颜色,透过薄薄的贝壳能显现出各种色彩,称为衬色钿嵌。

此碗用嵌螺钿工艺精制而成,非同寻常。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