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款《侧目》真假之辨


《侧目》(图1)立轴,设色纸本。款识:“辛巳春日吉隆坡客中,悲鸿,思barye安可及乎!”钤印:“东海王孙”、“悲鸿”。见于北京A拍卖公司2006秋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二)专场,时估价:220万-250万元,成交价:280.5万元。
鉴定书画,我历来主张是对被鉴定的主体即书画本身的笔墨习性进行考量。科学的鉴定应该是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考证学最忌讳的是将“文献”与“实物”对立起来或分离开来。面对当今鱼龙混杂的出版物,尤其要注意这一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将拍卖方描述该图的“徐悲鸿所绘雄视图,给雄狮踞崖间俯视盘蛇,怒目圆睁,探爪作欲扑状,其势甚得,有瞬间定格之妙。”的文字与图1的狮子结构和笔墨习性做一番印证。首先,拍卖方将图1理解为“雄视”,其与侧目不是一个概念。所谓侧目,即鄙视而非雄视。如真迹图2《侧目》雄狮的侧目,是鄙视已经被斩断身体的断蛇,其创意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此不再赘言。
为便于行文,我们还是先来讲解一下蛇类盘曲的常识性知识:图1画了一条身体完整的蛇,且其盘曲形态呈上绕式螺旋状。当然,蛇盘曲呈上绕式螺旋状的不是没有,但只限于盘曲在一棵直立的树干上。而盘曲于地面或草丛的蛇,一般都是盘成有利于进攻发力的交织状或卷缩状,断没有像此图那样形同一堆牛粪,由此可见该图的作者对蛇类盘曲的习性是缺乏了解的。又,图1画的是一只雄狮近距离对峙一条毒蛇,如果那条蛇还是一条有生命的蛇的话,它应该具有极其灵敏的御敌反应,蛇的红外视觉是大自然赋予的“第六感”,即蛇利用来犯者或猎物发射的红外辐射的热效应,将来犯者或猎物温度信号转换为自身感官上的温度变化信号,继而激发自身神经作出响应,直立曲体昂首做出进攻的姿态。而我们看此图中的蛇,却是一副了无反击来犯之敌的痴呆之像。比之真迹中那条虽被断尾尚且不甘就范,怒目圆睁且最大限度地张着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毒牙大口的蛇,此图蛇的造型和神态无疑是一大败笔。
毒蛇尚且如此,那么“俯视盘蛇,怒目圆睁,探爪作欲扑状,其势甚得”的雄狮其形神又是如何呢?恕我直言,其造型就有悖狮子的结构特征,造型结构透视关系的不准确。而图2中雄狮的造型是符合面对毒蛇不敢轻敌的姿态的,两只眼睛侧目逼视着毒蛇的两只怒目凶残的眼睛,而四条腿(尤其是前两条腿的前后交叉)的造型呈现出既可攻,也可退的态势,不像图1中雄狮那样两只眼睛(从透视关系来看,两只眼睛不对称)与痴呆的蛇一样,目光分散,神色恍惚;前两条腿的姿态完全是毫无退守之备的正面迎敌的姿态;另一荒谬的是,狮子的爪子给画成了虎爪,实在是不伦不类。
就动物的造型而言,神态取决于形态。图1狮子的神态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其造型和态势关系不准确。且不论其笔墨,单看狮子背面的那条后腿就不符合结构透视关系,不知道从哪个部位生长而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