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然《万壑松风图》赏析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董源、巨然的绘画“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我们这里欣赏的巨然《万壑松风图》轴,正是这样的一幅作品,近视之略嫌草率,远观则气象浑穆。像这样类似于“写意”的山水画法,在五代、宋初的画坛是并不多见的,因此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画家在观察自然山水的过程中,把握到山川景象光照变化的规律,并反映在自己绘画创作实践中的结果。宋代大鉴赏家米芾评巨然画时说其“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画史》),可以帮助我们对巨然《万壑松风图》的理解。
巨然,江宁(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五代、宋初,以画山水有名于时。江南画派的开创者是董源,巨然则是董源的嫡传弟子,所以画史上常以董、巨并称,与荆、关南北辉映,各擅胜场。元代的王蒙、明代的沈周,明显受其影响颇多。
《万壑松风图》轴,绢本设色,纵200.7厘米,横77.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沿着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浓密的松林,“丰”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沟壑里聚起的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掩映其中的屋宇楼观如置仙界之中;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近景溪上架一木桥,把进山的曲径与画外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磨坊与木桥间溪畔的茅舍中,一白衣高士正临溪听着这万壑间的松风,屋后一红衣童仆似正捧来香茗,这一传神之笔,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了人间的烟火。全图画面以水墨为基调,罩染轻淡的黛青,情调极为葱润蕴藉。构图上布局周密,山势平稳,群松郁茂;虽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主峰布置在正中,不作奇峭险峻的形式,而是在山顶上装点着一些小块的“矾头”,并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所绘的松树主干略呈虬曲,体现了风势;山体阴阳凹凸的形态,都用长披麻皴交织而成,是一种粗长的线条,而非细短的皴笔,不再分出前峰与后峦的一些主要分界线。那些卵石“矾头”则不用皴笔,只用水墨烘晕,显得非常光润而明洁,在黛黑岚气中闪闪发光。画中的屋宇楼观皆以界画而成,人物也描绘得精细传神,可见巨然丰富的绘画技法,此时,我们的心灵仿佛也与山川达到了“神遇迹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