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唐寅梅花图》
俗话说“盛世玩收藏”。乱世对藏家则意味着灾难。《唐寅梅花图》的遭遇就说明了这点。
据说一次聚会,酒至半酣,唐寅受祝允明激将,铺开宣纸,不画仕女,也不画山水,而是画起了梅花。一竖幅画完,意犹未尽,再接一幅。第二幅画完仍不罢手,又接第三、四幅。四幅合起来成一大幅,分开又能独立成小幅,作品神完气足,不愧是大手笔,真是“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祝允明见后连连拍手叫好,文徵明为此写了题记,这就是《唐寅梅花图》。
此图辗转流传,数易主人,后来传到了辛亥革命元老沈瓞民之子沈延国先生手上。沈先生对此画倍加珍爱,难得挂在客厅。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陈叔通老先生到苏州视察,顺便到位于富郎中巷的沈府探望好友之子。那天客厅挂的正是梅花图。寒暄过后,陈叔通老先生看了画上的落款和印章,不以为然,说这画肯定是赝品,众所周知唐寅从不画梅。沈延国则力争这是真的,苏州的鉴定家看过了。陈老先生还是不信,说要不我从北京请两位专家来看一下。
不久,陈老先生果然带了两位京城的专家来到沈府,仔细鉴定的结果:是唐寅真迹。
陈老先生劝沈延国将此画捐给国家。心爱之物,如何舍得?沈延国说等自己死后捐吧。谁知这一迟疑导致此图后来踪影全无。
“文革”骤起,沈先生怕红卫兵来打砸抢,将《唐寅梅花图》连同家中藏书装了十二板车送到博物馆,请他们代为保管。大打“派仗”期间,造反派占了博物馆库房旁一间屋做司令部,库房被砸开,沈先生的书,其中不乏善本、珍本,成了造反派们如厕的手纸。
“十年动乱”结束,上万册书籍片纸全无,归还沈先生的只有画盒和轴筒,画芯已被割走。沈先生手持空匣,心如刀绞,后悔当初未听前辈之言将画捐给国家。《唐寅梅花图》就此不知所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