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三普田野调查工作后来居上

截止7月28日,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三普共完成18个乡镇203个行政村的田野调查,到达率已达83.5%;登记文物点1022处,其中新发现970处,完成普查任务的97%,取得了田野调查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的可喜成绩。

安县地处龙门山脉中段,是“5·12”特大地震中的极重灾区,去年底三普田野调查工作排在全市后面。为迎头赶上兄弟区市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县三普领导小组组长安瑛多次召开三普专题会议,找问题、查原因,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实行三普进度日报制。明确县普查办、文旅局、文管所和各乡镇的责任,将三普调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将任务分解到普查组,每天对每个组到达乡镇情况、完成数量和质量等进行考核。

二是稳定队伍,增加人手。安排业务人员专事三普工作,借用文化馆和沙丁纪念馆人员8人,临聘计算机专业人才2人,使田野调查人数增加到14人,由文管所专业人员带队分三个小组开展田野调查,大大提高了普查工作的进度。

三是落实经费、安排专车,保障普查工作效率。落实普查经费,为每个普查组配置专用的普查设备,购置必备的雨具、防暑和防虫药品,按照省三普办制定的标准解决普查队员的田野工作补助等。县三普办采取抽调和租赁的形式为每个普查组配备专用普查车,既提高了田野调查速度,又保证了工作效率。

四是强化三普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张贴宣传画、散发宣传册页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营造“开展文物普查,共筑文化繁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半年来,安县全体普查队员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上下一心,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在包括高川、茶坪等极重灾乡镇冒着余震、滑坡和飞石等危险开展三普工作,迅速扭转了全县三普工作进展缓慢的局面。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