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种类和碧玉鉴别
碧玉(Jasper)又称“碧石”,有两种解释:一是泛指地壳里一切呈碧绿或青绿色的美玉。从古至今,民间均持此见解。这是“广义”的解释。另一指主要呈碧绿色,兼呈其他美色,但由 石英、玉髓、氧化铁等物所组成的美玉。这是“狭义”的解释,地质学、宝玉石学中的“ 碧玉”指此。
基本特征及品种
碧玉主要由SiO2组成,并含有氧化铁及其他杂质,其矿物成分则主要为 石英、玉髓、赤铁矿等。外观呈致密块状、条带状及其他形状。颜色呈绿、草绿、深绿、淡蓝、浅灰蓝、红、褐红、橙、黄、黑等色,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对半透明。硬度6.5-7,密度2.60-2.65克/厘米3。折射率接近1.535-1.539。具有斑点状、条带状或其他复杂、离奇的花纹。
质量要求
工艺美术上要求碧玉、翠绿、青绿、褐红、朱红等色;光泽强,透明度较高;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无袭纹,或裂纹稀疏,不深延;无突出的灰暗杂斑或斑块;块度在2-5厘米以上。
矿床类型及资源分布
地壳里的碧玉主要是二氧化硅物质及其他杂质在表生环境里沉积而成的,有的碧玉则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及沉积变质作用有关。其矿床类型有表生沉积型、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热液型等。
世界上出产碧玉的国家有,德国、英国、意大利、前苏联、博茨瓦纳、美国、加拿大、古巴、圭亚那、新西兰等。如博茨瓦纳就发现了一块呈红色、重达800公斤的碧玉,后经加工成了直径57.5厘米、重224公斤的高级红色碧玉球。
中国已在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广西、西藏、江西、淅江、江苏、福建等地发现碧玉。兹择其要者略述如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