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件“红山古玉”:将在北京展出
1368件泛红山文化玉器将于8月6日至9月6日在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展出,观众将有幸目睹中华民族新石器时期北方重要的史前文化——红山文化的玉石器珍品。
展览曾在南京、杭州、广州、澳门、柳州等城市展出,数量之多、种类之丰、真实性之高,被很多专家评价为“令人震撼”、“叹为观止”。展览所到之处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省北部,距今5000至6500年,是中国北方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从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统称为“泛红山系文化”,各个文化类型均有玉雕制品,在红山文化时期达到了玉器制作与使用的巅峰,其圆润简约的风格,生动诠释了“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用料考究、做工精美、纹饰天然、造型繁多的红山玉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山文化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被发现。1908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调查内蒙古林西县时首次发现红山遗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半年后内蒙古赤峰市沦陷。1933年7月打着学术研究旗号的日本第一满蒙学术调查团来到赤峰等地考察。随后有着日本考古学之父之称的滨田耕作带领所谓考古团体,于1935年到赤峰进行挖掘,发掘了两处新石器时代居住址和三十一处墓葬包括玉器在内的各种文物数千件,这些重要文物全部被掠回日本。三年后,滨田耕作的红山文化报告发表震惊世界,红山古玉流失的痛史也就此展开。
此次展览的展品依器形、作用、特色分为三大主题十系列:“天工开物”包括打制狩猎工具、石制抓鱼工具及磨制非配饰器,“几何乐章”包括耳形配饰、环璧形配饰、符节信物及随身工具配饰、管珠形配饰,“生命礼赞”包括人形配饰及非配饰器、神兽异形配饰、生肖动物配饰、昆虫花草及特化形配饰等。产品中既有原始质朴的兴隆洼文化玉器,也有浑然天成的红山文化玉器,还有中规中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简直可以说是一部泛红山文化玉器发展史。
此次展览不仅体现了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也架起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加深彼此相互了解的一座桥梁,显示出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