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风狮爷信仰列入福建省级“非遗”名录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在遗产日来临之际,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第一批厦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台风狮爷信仰,日前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厦门惟一进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的项目。

与此同时,第二批厦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共有16个项目榜上有名。

这16个项目包括古埙演奏技艺、厦门布袋戏、集美端午龙舟赛、翔安农民画、厦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漆宝斋漆艺、惠和影雕技艺、南普陀素菜、齐安堂民间传统医药民俗、仙岳山福德信俗、灌口凤山大使公信俗、延平郡王信俗、北辰山开闽王信俗、同安朝元观玉皇信俗、翔安香山庙会习俗和同安薄饼传统习俗。

加上此前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个,目前厦门的市级“非遗”项目已有42个。

闽台风狮爷信仰

风狮爷又叫石狮爷,俗称“风狮”、“石狮公”,它集兽、人和神三者于一身,是厦金一带“镇风止煞、祈祥求福”保护神。闽南一带早期就有对风、雨等自然现象的原始信仰,翔安区沿海村落和金门县全境自古以来常年大风劲吹,居民认为是妖魔鬼怪作祟,而风狮爷能“煞风”,因此,自明代以来,各村落就在当风路口设置风狮爷。金门县金城镇《古地城隍庙扩建前言》提到,该村风狮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是目前金门年代最久远的风狮爷雕塑。

风狮爷制作的材料多为花岗石、泉州白石,少数为泥塑,雕刻方法细腻精湛,造型古朴憨厚,形态风格各异,造型有立姿、踞坐和蹲卧三种,又以立姿最具代表性。根据安放位置区分,风狮爷有村落型、墙角型和屋顶型三种。村落风狮爷脸都朝东北,刚好与翔安、金门最盛行且最强劲的东北风相对峙。站立的风狮爷矗立在村落的庄头、路口,威风八面,不可一世,成为乡间极具特色的一景。目前,翔安区内的风狮爷据调查有3座,地点在澳头和大嶝。金门风狮爷尚存有68座,成为金门特殊的人文景观。

风狮爷习俗有安放和祭祀两种,安置风狮爷时,有法师杀斩白公鸡开光仪式。每年农历二、三月,风狮爷生日或庙会时要举行祭祀活动。仅存于翔安、金门的风狮爷信仰是特殊的镇风压邪信仰,它是维系台湾金门与祖国大陆的精神纽带。风狮爷塑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是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