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无极“官箴石”

在无极县城里,藏着明朝嘉靖年间留下来的一件小小宝物,它叫官箴石。
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要内容。因为是对为官者的告诫,又镂刻在石头之上,所以就叫官箴石。《红楼梦》里的《护官符》写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玉龙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无极的官箴石,与之字数差不多相等,内容却大相径庭,本作者断句标点,抄录如下: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廉,则吏不敢慢,
公,则民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箴言的作者,叫做郭允礼,山东曲阜人,孔子的老乡,曾任无极县令,是其任上所作,曾经立于县衙门的大堂左侧。在官箴石的对面,还曾经有过一块诗碑,一左一右,两相对应,构成一幅绝妙的景致。诗碑上,是郭允礼写的一首流传很广的讽刺诗:清官卸任去如风,官币民财一扫空;唯有河川带不去,临行绘入画图中。
这官箴所用的石头,只是一块寻常的大青石,与民间的门墩柱石,质料毫无二致,一尺半见方,虽经多年的风霜侵袭,尘土埋没,竟无丝毫的腐蚀,依旧蓝亮如新,如雨洗过的丽日青天,其上有记载,刻制于明朝嘉靖年间。
郭允礼进士出身,以七品县令来无极就任,他剪除贪腐衙役,惩治地痞恶霸,使吏治清明,深受人们爱戴。据史料所载,百姓上万民伞到正定府请愿,要求知府表彰,被郭允礼拦阻,遂在县衙大堂两侧,右竖诗碑,作反面教材,自警警人;左立官箴石,为正言劝诫,与下属共勉。郭允礼升迁离任后,诗碑和官箴石,总如两面镜子,映照着来了又去的一任任县官,不知照到了哪个家伙的羞处,使其脸红胆战,不敢正面而视,悄悄把诗碑和官箴石双双移除,冷落在县衙的旮旯里,如遮掩自己不敢示人的龌龊。
鞭笞贪官的诗碑,被晚清的一个贪官派人砸毁深埋了,只剩下一方官箴石横卧在地,成为一茬茬衙役们聊天的座位,也有告状的冤民,斜倚歇脚,每每读出其上清晰的箴言,传述曾经的廉明故事,不免感叹唏嘘一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的县委书记又将它重新竖立在县委办公楼前,以官箴石印证自己的言行。自那时起,官箴石名声大振,许多的无极人,都把它当作"县宝",更有许多的外地人,专为这官箴石而来无极,省城的,天津的,北京的,不远千百里,把那石头上的官箴,制成一叠叠的拓片,当作墨宝,或赠与为官的亲友,或悬挂在老板椅侧,时时比照自己的心思。
其实,这方官箴石,算不上什么名人题刻,也不是高级别的文物,上面刻写的楷书字,既不苍劲,也不洒脱,还带着几分拘谨,章法也不甚讲究,在内行看来,不具有书法的审美价值,偏有众多的人,不喜魏碑,不慕汉隶,独独珍爱官箴拓片若此,道理十分简单:字因文贵,贵在如一纸验方,能医治人特别是为官者的常见多发之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