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把玩价值千万京城四合院

曾有海外经历的沈女士一直梦想在北京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四合院,四合院温暖、包容和幽静的居住环境令她著迷,在什刹海临近水面的位置,她选中了一套二百平方米的四合院。

从院落的分布,木质的结构,雕花的窗棱,每个房檐窗棱都饱含沈女士精心的设计,电网线、暖气管、上下水、电暖气、防盗网等,一切现代化的设备都根据她的要求被一一嵌进了院落里。她说,力求保留传统文化元素,恢复四合院的古色古香。

北京的四合院多分布于老城区的胡同里,但历经「文革」的拆毁、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能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已寥寥可数。据文物部门介绍,目前,位于旧城保护区内的胡同仅有四百三十条,四合院仅剩两万座,其中列入挂牌保护的院落也只有六百五十八座。

北京始终致力于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这几年,投入用于旧房修缮的资金二十七点五亿元,但这仅仅是全部亟待维修房屋面积的百分之六,大多数的老房子,每年得到的「照顾」非常微薄。

政府出台了新政,鼓励北京人、港澳台胞、外籍人士或者组织购买四合院,并将其改成高档住宅区,解决原住居民因资金不足无力改造、而政府又难以承担巨额资金的难题,让翻建后的四合院再传承几百年。

「这座院子原来住著七户人家,我从一家家做工作搬迁开始,到规划、报批、设计、施工,再到四合院终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沈女士说,历时三年多时间,花费了六百多万元才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从沈女士的话语中,让人感受到了她在这过程中的艰难与揪心,但四合院的稀缺和不可复制,依然吸引著具有经济实力的消费人群。

像沈女士这样梦想住上四合院的人群还很多:曾在四合院度过童年时光,想买套院落找回童真感觉的成功人士;始终迷恋京味文化,对四合院情有独钟、买下老宅安享晚年的海外华侨;再有的就是把四合院当作古董,期待它的增值。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四合院的价格已由十年前的每平米五千元,上涨到如今的每平米三万元到十万元。高价院落主要集中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二百平方米售价一千万;而六百平方米以上的「大宅门」型四合院售价过亿;南锣鼓巷的四合院更是有价无市。

这些热爱四合院的人士,在保护和传承京城院落文化的同时,也从古董收藏的角度,期许获得更高的回报。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