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龙泉哥弟作品 绝世千年冰裂纹青瓷复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凸纹青瓷瓶

“当代龙泉哥弟窑作品展”6月12日起将在广州工艺美术珍品馆展出。浙江龙泉青瓷百年世家、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与叶小伟、叶小军、叶伟四兄弟联手推出近百件力作。其中失传已久的冰裂纹青瓷“重现江湖”,成为展览最大看点。

塑料泡沫板

激活复原灵感

叶小春告诉记者,龙泉青瓷分为哥窑弟窑两种。哥窑以紫口铁足、釉裂成纹变幻见长,而弟窑则以精莹润泽、釉色葱绿的青釉闻名天下。其中,“冰裂纹”在哥窑各种纹片瓷中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其纹片如冰碰裂,裂缝深粗,有的裂片如鱼鳞,层层叠叠,又称之为“鱼鳞片”。然而冰裂纹的制作工艺历史上失传了近千年。

1996年,一位日本客商给深谙青瓷胎釉配方的龙泉陶瓷工艺美术师叶小春发来了一份古代冰裂纹的传真照片,并希望他能“再生复活”古代哥窑极品冰裂纹。叶小春为此走遍了龙泉古窑址,四处寻找古代遗留的冰裂纹碎片,并试制配方上百种,易稿数千次,但没有一次烧制的成品有冰裂纹的迹象。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塑料泡沫板表面的纹理得到启发,茅塞顿开,马上意识到想象中的冰裂纹应是这种图案,于是重新投入胎釉配方的研制。终于在2001年,历时5年醉心研究,叶小春再现了“冰裂纹”绝技。叶小春说,哥窑的诞生并非是传说中的那样,裂纹并非偶然,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当代龙泉青瓷技艺超越古代

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介绍,龙泉青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龙泉青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晋代,宋元时期达到鼎盛。明代时规模不减,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建国后恢复生产。

叶氏家族世代烧制青瓷,到叶小春这一代已经至少是五代传人,传承长达百年以上。叶氏兄弟四人目前专业从事青瓷手艺,从小耳濡目染的几兄弟对于青瓷创新有着突出的热情,凝露瓷、跳刀瓷、凸纹青瓷等都是近年摸索出的新品种。叶小春表示,目前龙泉青瓷的技艺总体水平超越了古代。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造型,在古代器型比较单一,而现在则更加丰富;二是釉色,古代基本上只分为粉青、梅子青两大色系,变化较少,现在则可以在两大色系下分出釉色深浓、明暗、光泽度不同的多个品类;三是装饰,古代龙泉青瓷绝少使用釉下彩技术,而现在他们已经将这种装饰手法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

龙泉青瓷是“南海一号”

上最丰富的货品之一

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和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双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8年10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又上报至联合国“非遗名录”,成为中国这个陶瓷大国各大名瓷中第一个进入非遗候选名单的项目。叶小春说,龙泉青瓷在古代远销海外,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在广东出水的“南海一号”上,龙泉青瓷是最丰富的货品之一。但是在当代随着市场和审美习惯的变化,龙泉青瓷的市场更多地转向国内和日韩市场。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