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邢窑白釉执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我国的陶瓷历史中,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局面。"南青北白"代表了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北白"的代表窑口就是当时著名的邢窑。邢窑位于今河北省内丘、临城县一带,它始烧于南北朝时期,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唐代中期,是邢窑白瓷工艺和技术的鼎盛期,成为风靡一时的"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对于邢窑白瓷也有"类银、似雪"的赞美。邢窑白瓷的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邢窑白瓷大多胎体坚硬细薄,釉色洁白干净,有些釉色还微闪青灰或淡黄,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毫不逊色。其在造型上朴素大方,极少装饰,产品多为碗、壶、盒、罐、钵等生活用器。器物偏重实用性,线条单纯洗练,简洁爽利,具有一种质朴自然的天趣。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唐代邢窑白釉执壶(执壶是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又称为"注子",造型由青铜器、南北朝的青瓷、唐宋的金银器等演变而来,唐代的执壶大多具有流短、身丰、平底等特点),如图,该执壶的口径为6.3厘米,腹径为11厘米,高为14.8厘米,侈口,短颈,丰肩,圆腹,平底,肩部有一圆形短流,在相对一侧颈与肩之间安曲柄,整体造型丰满,且通体光素,釉面均匀干净,洁白,质朴而自然。这件邢窑白釉执壶,是邢窑白瓷制品中的经典,也是当时深受人们喜爱的日常用瓷。

存世的唐代邢窑白瓷,不仅仅是珍贵的艺术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历史底蕴,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保护和研究。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