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背后的故事

名碑失踪成千古之谜

碑林名碑中曾有过一些“匆匆过客”,一段时间曾有记载,后来便不知去向,至今不知归宿何处。为什么碑林没能留住它们,至今仍是一个谜。

米芾《天马赋》为《关中金石记》所录,标之为宋元奉三年米芾行书,注明为明代人摹刻。同为毕沅所著的《关中胜迹图志》卷六《国子监》条下述及当时碑林,所列碑目中也有此碑。另外乾隆本的《西安府志·金石志》(毕沅监修)、嘉庆本的《咸宁县志·金石志》也都录有此碑,均说在碑林,此后便无人再提及此碑。民国三年(1914年)的“碑林碑目表”及后来的《陕西金石志》等数种碑目均未著录。

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经》碑目下写明张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间知府孙仁从百塔寺移来的《草书心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对这两种草书“心经”都录,其“心经、肚痛帖、千文断碑”条下注“均张旭草书,无年月”,并称“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晚见于民国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后便下落不明了。

清乾隆年间的《雍州金石记》著录了最早入藏碑林的两方唐墓志,以后也下落不明。《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著录的碑林中隋唐墓志12种,到了民国三年的《碑林碑目表》中,只剩下10种,现在仅存9种。路远的《西安碑林史》分析说,这些失踪的珍贵碑石“很可能都是被那些有金石之癖的权势者窃为己有”了。如《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所录的12种隋唐墓志之一的《李郴夫人宇文氏墓志》,就是被曾任陕西巡抚的端方离任时带走的。

于右任为西安碑林捐碑最多

1937年西安碑林整修工程竣工时,于右任曾题写“西京碑林”的匾额,悬于碑林大门之上。于右任一生酷爱金石,留心搜集古代碑刻,尤其对清末民初洛阳地区出土的各代墓志情有独钟,他与同样酷爱金石的原陕西省靖国军副总司令张钫曾有默契,凡得北朝墓志,归于右任;凡得唐代墓志,归张钫。后来张钫搜集到唐墓志千余方,运回故乡河南新安县铁炉镇其私宅“蛰庐”建成“千唐志斋”。于右任搜集到200余方北朝墓志。这些墓志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于右任便以“鸳鸯七志”为其斋名,其藏石便称“鸳鸯七志斋藏石”。这批墓志绝大部分出土于洛阳邙山,是他从民国初年到20世纪30年代陆续收集的。起初他曾想将其运到陕西,因当时铁路尚未通至西安,便先运到北平,保存在西直门内菊儿胡同一座旧王府的后院内。1935年,平津受日军威胁,于右任委托杨虎城设法将藏石运回西安保存。这年冬天,杨虎城派马文彦赴北平,将这批墓志用火车运回西安。1936年又将从南京、洛阳收集的另一批碑石运回西安捐归公有。1938年3月,这两批共387块碑石运入碑林安置,正好弥补了碑林唐以前的碑刻很少的缺项。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鸳鸯七志斋藏石”291块被埋藏于碑林院内,1947年秋天全部挖出陈列于展室。

14块明清古碑仍埋藏于地下

碑林所在地为孔庙,拥有37种与西安碑林、文庙及府县三学历史有关的记事碑文,其中至今仍立于碑林者19种,1953年由陕西省博物馆掩埋于碑林院内的石碑有14通,基本上都是明代以后重修文庙和府县三学的记事碑。据碑林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财经介绍,这批碑石就埋藏在石刻艺术室门前的草坪下面,它们年代不算很久,比起其他名碑来说文物价值要差一些,埋藏于地下更有利于保护。另外,在大院三座石门里的两侧碑亭旁边也埋藏着几通碑石。

碑林里总共有多少碑石?馆长高峡介绍,碑石总数为3500余块,展出的仅1087方,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些堆积在库房里,没地方陈列。其中包括柳公权书写的楷书名碑“大唐元观钟楼铭”,1986年在西安出土后,一直未能对外陈列,虽属国宝级文物,只能躺在库房里。库房不仅潮湿、保管条件差,面积也很有限,有些石刻只好堆放在院子里或走廊下,风吹雨淋,极容易风化,对保护文物相当不利。

前不久从华县征集了200方墓志,也存在库房里没地方陈列。馆里正筹备在馆东侧新建一座大型石刻陈列室,到时候可以展出一部分墓志,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随后,笔者到东院库房周围实地查看,果然库房外面到处摆放着石碑、雕像、石棺等大量文物。什么时候它们才能找到理想的归宿呢?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