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启动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

2009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启动仪式和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仪式今在重庆市涪陵区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国务院三峡办等国家部委领导,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文彬,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等出席,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宣布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

中央电视台10套节目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白鹤梁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资料,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历史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同时,白鹤梁题刻还汇集了唐宋以来300多名书法大家遗墨,可谓篆、隶、行、草、楷皆备,颜、柳、苏、黄具全,又是名副其实的“水下碑林”,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美学价值。

白鹤梁题刻常年淹没在水下,只在枯水年份春冬交替时才偶露尊容。三峡工程建成后,更将长眠江底。抢救和保护好千年历史文化遗存,不仅考验今人的智慧,也始终牵动着国务院三建委、国家文物局及各级领导的心。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采用了中国工程院葛修润院士提出的“无压容器”方式修建。这项设计使得现代技术与古老的历史文化水乳交融,达成了建筑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40米的水下江底,水下保护体有500平方米左右,共安装10800盏高科技光芯灯,灯光照射下,整个水下博物馆犹如一座璀璨而透明的“水晶宫”,其建筑本身也是一大奇迹!在7年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克服了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不少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博物馆开馆后,游客可通过三种方式参观,一是游客可在岸边陈列馆内,通过电脑屏幕观看水中白鹤梁题;二是潜水参观;三是乘坐“亚洲最长隧道式自动扶梯”进入水下环形廊道,透过23个圆形玻璃观察窗观看。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标志着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基本完成。这不仅为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又添胜景,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