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艺牙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牙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明代以来尤为盛行。到了清代,象牙雕刻多是内廷御用作坊生产,艺人大多来自扬州、广州。他们在继承传统技艺 的基础上,把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结合运用,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 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逐渐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品种:北京的牙雕花卉,可分为浮雕花卉和圆雕花卉两种。浮雕花卉作品主要有洗子、盘子、臂搁 等;圆雕花卉作品主要有花瓶、花篮、盆景、蝈蝈白菜等。

特点:象牙雕刻向以仙姿媚态的古装仕女和秀丽动人的圆雕花卉见长。它以高雅、古朴、精细、 遒劲的独特艺术风格。 工艺:牙雕制作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凿,就是开坯成形;铲,即精细加工; 开脸,是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磨,作精细的抛光;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 色处理,或熏制成仿古产品。雕刻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运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立体 圆雕。

新中国成立后,牙雕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集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之大成,融为一体;并从古代绘画、石雕、泥塑等艺术形式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北京牙雕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线条挺拔、刀法富有变化的艺术风格。

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见长,发挥了象牙细腻的质感,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新中国成立后,也创造了“毛主席故乡”、“成昆铁路”等大型牙雕作品,于细腻之中透着灵秀之气。在某些大型作品中,艺匠们采用“拼嵌法”,以扩大体积,但拼嵌得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