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物普查顺利推进,成绩显著
四川省绵阳市在“5.12”四川特大地震中成为重灾区,全市文物系统损失巨大。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变成废墟。北川县文管所(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一名职工不幸遇难。幸存的3名职工家庭或是妻子,或是子女,或是母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瞬间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给幸福的家园带来巨大的灾难。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失亲人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面对严重的灾情,北川县文物部门的同志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失去美好的生活信念,他们把悲痛深藏在心底,擦干泪水,不畏艰险,忠于职守,积极投入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抗震救灾重建精神家园的工作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明天,体现了文博人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
“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绵阳市的三普工作曾一度停滞,落后于省内其他市州。在国家、省、市相继召开了文物普查工作(扩大)会议,提出任务不变、时间不变,责任不变的要求后,为把因地震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在北川县政府、北川县文化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北川县文管所迅速组织起田野调查人员,多次联系各乡镇文化专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投入到田野调查工作中。震后的北川,地质灾害严重,又属山区,经常会发生滑坡、落石、塌方、余震等情况,山区的气候时晴时雨,变化无常。但是,这些困难和危险没有吓到北川文博人,他们先后深入重灾区开坪乡、兴安镇、桂溪乡等乡镇,按照文物普查规范要求,积极开展田野调查数据采集和数据录入工作。目前,已普查12个乡镇(共有23个乡镇),普查登记文物243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213处,复查文物点30处,原有文物点消失16处,录入文物100余处。月进度完成率在80%以上。
在自己痛失亲人和家园,居无定所(临时租借民房或借居亲戚家),又面临灾后恢复重建的繁重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田野调查成绩,实属不易,受到了四川省三普办的好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