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博物馆看展览 品味古老而现代的特色

提起北京城里的博物馆,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这些声名在外的“大眼睛”。不妨在节日期间,与我们一起慢慢品味这古老而现代的首都里别有的一些特色!

透过瓷片看瑞典

关键词:古老、独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坐标:木樨地 时间:即日起~6月12日地点: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水景庭院展厅票价:30元(与“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合并收费)

宋代是中国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宋瓷以其浑然天成的釉色和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宋瓷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远远超越了国界,已被世界所接受。由中国首都博物馆和瑞典马尔默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源自宋代瓷片中的瑞典现代艺术——邬拉·克雷茨及古斯塔夫·克雷茨雕塑作品展”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展览,因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宋代瓷片的感受。此次展览的设计师克雷茨夫妇是两位来自瑞典的当代杰出艺术家。上世纪60年代初,克雷茨夫妇在书中第一次见到宋代的青瓷碎片,这块瓷片上淡绿色的釉面,顿时燃起了克雷茨夫妇想要追求那种厚重且明澈效果的愿望。在他们的雕塑创作中,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老窑火技术得到了复兴,最大程度地重现了宋瓷那样丰盈滋润的釉彩,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将对自然、生命的理性思考和热爱融入到作品里,使之看起来充满勃发的生命力。

PS:在观看这个展览的同时,观众还可以参观首博不久前刚刚开放的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对两个展览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借鉴,加深对中国瓷器的理解。

定格“晚清碎影”

关键词:老照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坐标:中华世纪坛 时间:即日起~5月18日地点: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票价:30元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清漪园宝云阁、香山静宜园之琉璃塔……这是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逊(1837~1921)关于中国专题的首次展览。展出的1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带人们回望了百年前的中国。作为纪实摄影的先驱之一,19世纪苏格兰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逊在中国游历期间拍摄的照片真实再现了当时北京、福建和广东地区的风景、人物、建筑、家居生活和街景,极具历史价值。虽然历经百年,但这些老照片在图像质量、内容的深刻性、广泛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堪称杰作。与熟知的没落记忆相比,汤姆逊更多地让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和具有鲜明风格的人物。

PS:尽管这些作品在中国拍摄,但却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其中有不少照片是首次与世人见面。

目前,北京地区共有各类博物馆140余家,所含博物馆种类包括历史艺术、自然科学、民族宗教等多种门类。让我们走进博览天堂,共同感受广博的文化新知!

左顾右盼

东--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以展示、收藏、研究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级美术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美术馆。馆内的个人画展、群体画展、影展等展览活动繁多。正在展出透纳绘画珍品展。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售票)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票价:20元

南--北京戏曲博物馆

北京戏曲博物馆坐落在宣武区虎坊桥湖广会馆内,是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戏曲博物馆基本陈列为“北京戏曲史略”,以翔实珍贵的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以京剧艺术为主的北京戏曲发展史。馆藏展品有京剧名家王瑶卿、梅兰芳的拜师图,武生泰斗杨小楼演出用的戏装等珍贵藏品。开放时间:9:00~17:00(戏曲演出19:30,需另购票)地点:北京市宣武区虎坊路3号票价:10元

中--故宫博物院

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表现方法和审美意趣,在世界美术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开放时间:即日起~6月15日地点: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票价:60元(没有单独门票,持故宫门票即可)

西--北京天文馆

是以科普剧场演示为主,展览陈列为辅的自然科学类国家一级博物馆,目前由A馆、B馆组成。A馆设有天象厅和东、西两个展厅。B馆采用先进的展示手段,为广大天文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参与和互动的平台。开放时间:具体时间以售票处时间为准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票价:展厅(含A馆和B馆展厅)成人10元、学生7元

北--中国航空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目前已收存100多种型号200多架飞机,还有地空导弹、高炮、防空雷达、航空炸弹、航空照相机等700多件武器装备样品。其中,很多是国家珍贵文物、世界航空珍品。开放时间:8:00~17:00(无休息日)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票价:35元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