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瓷器靠科学:公正、准确、好处多
鉴定瓷器靠科学:公正、准确、好处多
我国虽是一个多民族,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但古瓷器的存在还是有限的,因为古瓷器是没有再生力的,它不可能像庄稼那样,年年有收成;也不像工厂那样,月月出成品。它历经过无数的战乱及人为的浩劫和自然的伤损,其存世量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安定繁荣,使古瓷器的价位一升再升,这就势必导致大批赝品、仿品的上市,这些以假乱真的仿品,严重冲击着收藏品市场,无情伤害着众多的藏家、专家。如某博物馆专家获悉内地某省有一批窑器出土,即打了报告,领了笔巨款,日夜兼程赶到那地方,兴冲冲买回后,经多位文物专家鉴定,发现是赝品,这个主持专家一夜间急白了头……
再如,广东某海关截获了一批闯关出境的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为确定这批走私文物的真伪和价值,海关方面请来六位文物专家审鉴,经过他们的“法眼”,六位专家一致鉴定为国内罕见的珍品,其中还有国家一级文物。在货要没收,人要吃官司的急情下,走私者不得不交待:是自己在景德镇李家坳一作坊定做的高仿品。海关不信,就带上专家随同走私者来到李家坳一作坊,当坊主得知来意后,不慌不忙地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大浴盆,里面装满了清三代官窑器。文物专家一声大喝:“哪里来的﹖”坊主大声道:“本人仿着玩玩,弘扬民族文化犯法了?”专家额手惊呼:“看不懂,看不懂”
综上所述,由此提醒我们的专家,不要过分迷信传统的鉴瓷法,要相信和依靠现代高超的科学,跟上时代的节奏,要以高科技为主,传统法为辅。试想,如果那七位专家不固执己见,肯放下架子、面子,当时采用精密的科学仪器,对瓷器进行釉子老化鉴定,热释光年代测定技术,就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的损失,避免众专家在众目睽睽下的“看不懂……”。事实胜于雄辩,高科技与传统法那强那弱那主那辅已成定局。
单一采用多年来毫无进展的传统法鉴定古瓷器所体现的这特征、那要求,对于专业的高仿瓷作坊主来说,是极易达到的,比如矿土不用球磨机,用脚踩淘泥,这样淘出来的瓷土,就留有气泡和细小的颗粒,与老器无异;青花料里加点红头、黑头,使之泛出紫红色;青花中的铁锈斑,以增加氧化铁的成份来解决;元器应持有的晕散,则通过控制窑炉的气温来实现;你要火石红吗﹖他可将湿的老糠灰垫在器物的底部,进窑烧成后,底足就会出现“火石红”;你要出土器的土锈吗﹖他可涂上一层红泥,使泥浆渗透到开片纹里;你要古老的年代吗﹖他可用高锰酸钾加硝酸,再加松香水,按一定的比例调和后,刷在器表面,一小时后,就穿越时间隧道,回到你所要的元明清年代……这就是作坊主多年来针对一成不变的传统鉴瓷法长期攻关后的高仿品,凭你的凡胎肉眼是很难识破的,上述的群体专家在这些高仿品面前的“走眼”就是铁证。难怪我的好朋友、一个高仿瓷的作坊主说笑过:如用科学的精密仪器代替传统的鉴瓷法来鉴测古瓷器,我将失业…… 。
世界著名的苏富比与佳士得的鉴定家们,虽是世界级的鉴定权威,却仍然乐意采用精密的科学仪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我们的某些专家宁可多闹笑话仍死死抱住老祖宗传下的土“法宝”不放,孤军作战有瘾,可能是因有世袭的领地与优越的特权,一旦被高科技所顶替……有难言之隐吧。
足球场上有吹黑哨的裁判,专家队伍中也有黑嘴念歪经之徒,同一件瓷器经三个专家鉴定,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不知究竟是缺才还是缺德,唯一不缺的共同点——铜臭作怪。对某些专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病态”而言,哪有公正、道德可信,可怜的瓷器不会说话,否则,该知有多少冤魂屈鬼来讨公道啊。
只有科学才是公正无私、没有贪欲杂念、最为客观的。人类的发展,就是向科学进军,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必须发挥其技能。决不可鸡蛋中挑骨头,以其一丝或一毫的不足而遭某权威专家的全盘否认。纵观专家“走眼”的事故还少、还小吗﹖而科学又给谁带来过如此的“走眼”和损失呢它给人类带来的是光明、是公正无私、是准确、是真实,让我们全面的向科学进军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