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尔·达瓦买提约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座谈中国新疆坎儿井保护和申遗(图)

4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约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座谈中国新疆坎儿井保护和申遗工作。单霁翔介绍了对新疆坎儿井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近期开展的保护工作。铁木尔·达瓦买提对国家文物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坎儿井的保护和申遗发表重要讲话,全文如下:
中国新疆的坎儿井长达5000多公里,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人造工程,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中国新疆的坎儿井历史悠久,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史称“井渠”。在托克逊县阔尔加依的山沟中发现的坎儿井岩画,更是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用勤劳和智慧把渗入地下的天山融化的雪水以巧妙的方式引出地表,这项引水工程包括有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和涝坝几个部分,这项伟大的发明就是坎儿井。坎儿井以自己的生命之水孕育了吐鲁番、哈密地区世世代代的各族人民,它被誉为吐鲁番、哈密各族人民的“生命之泉”。
我本人就出生在吐鲁番地区的托克逊县,从小喝着坎儿井水长大,早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我就与我的父亲一道掏挖过坎儿井。1956年,我任托克逊县县委书记时为了发展家乡的农牧业生产,我又在全县和各乡专门组建了掏挖坎儿井专业队,因此,我的一生和坎儿井结下了不解之缘。坎儿井是吐鲁番、哈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哈密的今天。
新中国成立后,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坎儿井的开发和利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据统计,1957年至1962年,坎儿井的总引水量达到了3.67亿立方米,占当地引水量的66.7%。这是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坎儿井历史的鼎盛时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据1962年资料统计表明,当时新疆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共有坎儿井1700多条,灌溉面积达50多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7%,对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0世纪70年代,由于片面强调打机井,全疆在两盆地共打机井5306眼,配套机井4080眼,致使地下水横遭破坏,坎儿井坍塌严重。吐鲁番原有坎儿井由1280道锐减到400道,托克逊县由原来的200多道锐减到十几道。又由于机井耗油、耗电大,单方水成本高,出现了“高产低收”的不良现象,老百姓怨声四起,纷纷要求全面恢复坎儿井。直到现在,吐鲁番、哈密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还有三分之一依靠坎儿井水。在一些偏远的村落,坎儿井仍是当地人们引用和灌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水源。因此,我认为:恢复建设坎儿井,珍惜爱护坎儿井,抢救保护坎儿井,充分发挥坎儿井的作用,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1985年12月,我被选为自治区主席后,曾多次到吐哈地区托克逊县实地调研考察坎儿井,广泛倾听各方面的意见。针对当时的坎儿井现状,为了抢救、保护坎儿井,自治区人民政府采取了三条有力的措施:一、建立新疆坎儿井研究会;二、将坎儿井建设纳入全国的水利统一规划;三、定期召开国内国际坎儿井研讨会。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的坎儿井建设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极大关注和热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王震、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万里等先后到吐鲁番视察坎儿井,给吐鲁番人民以极大的鼓舞。邓小平看了坎儿井后语重心长地说:“这是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珍惜它,保护它。”
1997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吐鲁番坎儿井后,感慨万端,挥毫题词:“这个坎儿井,还有交河故城,说明了我们的先人何等的富有创造力!这是先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新疆有丰富的资源,既要开发利用,更要好好保护。”
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坎儿井保护修复工作。1990年8月,首届国际坎儿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市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坎儿井挖掘维修工匠参加了会议。
1992年9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研究中心。
2004年8月30日,新疆坎儿井研究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第四届第三次理事会议。我在会上,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阐述了对坎儿井保护和研究的发展观点。我认为,坎儿井是优秀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发展坎儿井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保护坎儿井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要对人民负责,尊重先辈的劳动成果和先进的传承文化,既考虑到当代,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坎儿井绝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而留下千古遗憾!
2005年4月21日,为了进一步加大保护、抢救坎儿井文化的力度,我专门致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江同志,请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刘江同志接到信后很快作了批复,资金问题基本得到了落实。2005年7月,刘江同志又亲自带领几位专家到新疆深入调研,对新疆抢救坎儿井文化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
为了尽快启动中国坎儿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06年3月30日,我亲自到吐鲁番地区组织召开了中国新疆坎儿井申遗工作座谈会。
今天,我邀请大家来召开座谈会的宗旨,就是群策群力,就坎儿井保护和申遗工作,敬请大家充分发表宝贵意见,以期得到关注和支持。
我认为,中国新疆坎儿井的申报工作现在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其理由如下:
一、中国新疆坎儿井历史悠久,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二、新疆已落实了坎儿井“申遗”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坎儿井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始了扎实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三、专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到四川都江堰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了他们申遗成功的经验;四、落实了申遗文本写作班子,已经拿出初稿;五、有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委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六、按照申遗的要求,新疆已做好了坎儿井的维修、抢救和保护的基础工作。
我相信,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国家文物局领导同志的热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通力合作与不懈努力,中国坎儿井申遗工作定能取得成功,让中国新疆坎儿井焕发出更加壮美的青春和活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