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馆看得见的未来及走不完的摸索

既然名气、规模、资金都不如公立博物馆,那么私人博物馆的未来之路又在何方呢?所有的人都只能说:“尚在探索之中。”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认为,摆在私人博物馆面前的两大难题是业务成长和经济支撑,“私人博物馆未来的路还很长,它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奠定自己的地位。”

连上海博物馆这样的大型公立博物馆都不得不通过各种专业化的展览来提升地位,那么默默无闻的私人博物馆更是要在展览的专业化程度上下手。

有鉴于私人博物馆的资金限制,想要一时间做到“博”是一件难事,所以只有在“专”上面下功夫。

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海芳认为,“公立博物馆的馆藏结构非常完整,比如明清官窑和历代书画作品,我们根本无法与故宫博物馆或是上海博物馆相比,所以私人博物馆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我觉得私人博物馆可以从当地特色入手,寻找到自身的亮点,不要追求大而全。”

当然,这并不说明私人博物馆只能在一个领域内发展,陈燮君就表示:“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人的博物馆都存在综合性和专题性之分,公立的博物馆中也有鲁迅纪念馆这样的专业性的展馆,私人博物馆中也有一些书画类的综合性机构。”

中国第一家注册的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就曾经总结过五条经营私人博物馆的心得,其中的第一条就是不断扩充展品,通过各种拍卖会购买新的展品来充实展览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

另一个体现专业化的方面就是布展和博物馆整体规划。马未都认为,展览的陈列方式必须有创新,要让文物“随意”地展示,给人以亲和力。

而在博物馆整体规划上,北京月亮河当代艺术馆馆长陆蓉之有她自己的想法,她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与游乐场争夺客源。”她认为目前许多展览,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展览还是局限在艺术圈内,原本应该是公众性的展示却成了一种仪式化行为,根本谈不上什么吸引力。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艺术面对的是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所以艺术馆、博物馆只有摆脱以往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观众。“所以,按照我的规划,月亮河艺术馆还将设有骑马场、游乐园等设施,让艺术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种将“艺术建构在游嬉文化中”的做法,可以拉近与参观者的距离,让更多人将参观艺术展作为一种生活休闲方式。

对此,策展人李冬莉也非常赞同,“人们已经习惯了将听音乐会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为什么不能将参观艺术展也当作一次享受呢?”

除了提升博物馆的展品、展览方式的专业化程度外,提高私人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升“经营”水准。很多人认为,既然是非营利性机构就谈不上经营,对于希望通过经营来维持生计的私人博物馆不屑一顾,但事实远非如此。

在美国,当博物馆由公立向私立过渡时,自身经营收入所占份额由公立博物馆的2.2%-11.1%上升到私立博物馆的14%-49.5%,可见即使在美国这样对艺术投入甚多的社会当中,私人博物馆仍然需要通过自身的经营来获取一部分经费。

在私人博物馆“如何自己赚钱”方面,孙海芳也是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在经济上我们争取自己创收,所以我们将越瓷的馆址定在旅游风景区附近,希望可以通过旅游的热潮带动博物馆的参观者。另外,我们还开设了一定的商业设施,以填补成本的不足。如果未来博物馆的收入情况有所好转,那么这部分收入还可以作为购买新藏品的资金来源。”

而马未都更是提出了模仿日本的“会员制”方式,会员在缴纳一定会费后可以享受到特别待遇,比如进入贵宾休息室、参观藏品时可以亲手感觉等等。

其实可行的办法也有很多,比如到海外参展以提高知名度,将展品有偿出租给其他机构展览,或者模仿香港在人群密集的商业区布展加深市民对博物馆的认识等等。面对海外几百年的私人博物馆经营历史,可供中国这些后来者参考的经验实在不少,但是如何挑选出合适自己生存环境的点子才是关键。

对此,李冬莉表示:“私人博物馆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且必然是一场残酷的大浪淘沙的过程,这其中必然有新生的,也必然会有消亡的。中国现在最缺乏的恰恰是经验,只有经过未来很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让中国的艺术领域更加发达。”

责任编辑:yoyo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