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的“非遗”机遇 工艺品的营销经(图)

“上海桃花节组委会?我们收到传真了……”3月10日,笔者一踏进泸州市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厂的破旧大门,就听到厂长毕禄富在打电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的第六代传承人,毕禄富原来常为产品难卖而发愁,自从上个月油纸伞去北京参加了全国“非遗”大展,如今上海、辽宁、山东都力邀油纸伞去展演,还有20多个商家在谈代理……他第一次为货不够卖而发愁了。
销售经理杨玉泉正系着围裙协助制伞,见笔者来了,喜滋滋地翻账本,“昨天发货70多把伞。”杨玉泉说,以前干干停停的局面没有了,为了赶工期去上海参加桃花节,40多位老师傅全部“归队”,加班加点。
由于油纸伞在当地市场不好销,最艰难时只有毕禄富两夫妻在制伞。2月8日到北京参展后,没料到带去的300把伞两天内全部卖完,后来厂里又两次紧急空运了1700多把伞去北京,半个月展期内全部卖完。由于卖价也高,最后一算账,毕禄富吓一跳:挣了9万多元!
听说厂里忙不过来,已经歇工两年的55岁老师傅许昌其回来了,“以前每月只挣三四百元,现在可以挣一千多元了!”40多个工人聚在厂房里,印图案、上浆、糊伞……旧厂子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要改进工艺,带最好的产品去。”毕禄富告诉笔者,在京半个月,对产品有了许多新感受,想对传统油纸伞进行改良。北方气候不好,首先要增强伞纸的耐受性,加密伞架,而伞面的图案、配诗等,也开始设计,“外国人最喜欢喜鹊闹梅图,还建议我们配一两句古诗,更有韵味。”
建立网站也是当务之急,“北京人问我网址是多少,我都不晓得是啥东西。”毕禄富不好意思地说,回来后赶紧聘了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专生,专门做网页,“非遗”也要和现代化结合嘛。
泸州市江阳区文体局局长陈宏告诉笔者,不能批量化生产,是油纸伞的短处,但也是长处。“北京给我们的启发太大了,手工艺的东西,加上有了文化内涵,真是受欢迎的精品。过去的老师傅不懂包装,一把伞卖十元钱还怕卖贵了!”文体局研究了苏州丝绸走市场的方法后,为赴京的师傅印名片、制唐装,再为油纸伞设计宣传资料,风范一显,大获成功。“这是从实用品上升到工艺品、旅游品的定位。”
据了解,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油纸伞,前几年的年营业额都是3万余元,去年借“非遗”之名声卖了30多万元,今年突破50万元肯定没问题。
毕禄富很感慨,“一门手艺要存活,政府扶持也许就够了,但想发展壮大,就要在推广上花心思。”他曾经面对市场束手无策,如今借“非遗”之名声,借更有力的宣传策划,市场终于向油纸伞打开了大门。
因此,对脆弱的“非遗”而言,抢救与保护固然重要,自强与推广也必不可少。
油纸伞的遭遇,大概很多“非遗”传承人都遇到过,真正要抢救保护它们,进行新颖的巧妙的产业化开发,被大众认可被市场接受,也许是必由之路。开发好了,可以反哺“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可望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