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开眼仨珍币 新疆现罕见慈禧祝寿纪念币(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慈禧祝寿纪念币(正面)

业余收藏古币15年,刘先生对自己的几百枚“家珍”颇为得意。这不,他特意找到本报“品鉴”版编辑,就是想请大伙儿欣赏一下他的宝贝。

罕见慈禧祝寿纪念币

1994年的一个星期天,刘先生正在吐鲁番跑生意,在长途车站,忽然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巴郎,手里攥着两枚银币,刘先生发现其中一枚图案罕见,似是清代的银币。于是不惜用100元,外加两个羊头、几个羊蹄换得了这枚珍币。

回家清洗后,这枚银币风采尽现。正面,一条蛟龙盘踞正中,外圈被8个双喜环绕。最具匠心的是:龙尾嵌了一个繁体“寿”字,与龙的造型浑然一体,却又一望可知。银币背面中心是繁体的“壹两”二字,外圈是8个满文字:大清光绪二十年铸。银币外边刻有“大清造币厂”字样,分别用汉字草书和英文铸刻。

这枚银币比一般清代银币略大,且图案前所未见,刘先生查阅大量资料,却一直弄不清这枚银币的“身份”。2008年,他意外地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光绪20年,曾为慈禧祝寿特铸两枚纪念银币。一枚已经销熔了,现仅留下一枚散落民间。刘先生不由得心跳加速:莫非自己手里这枚身份不明的银币就是这枚举世无双的珍币?

刘先生最近准备去北京,请专家作进一步的鉴定。这个巨大的悬念恐怕只有等他从北京回来后才能解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神秘花钱

神秘花钱

相对于国家发行的正规货币,花钱是一种“民间纪念币”,源于汉代,主要用于民间自娱自乐牞由于不作流通之用牞材质大都比较粗糙牞收藏价值并不高。2003年,在乌鲁木齐二道桥的一个小摊上,刘先生花了20元,从一位陕西口音的妇女那里买回这枚青铜质地的花钱。回到家里,轻轻擦了一下上面的锈迹,竟然露出金光闪闪的“外衣”,这让刘先生“喜出望外”。“青铜包金的花钱非常罕见,说明铸造这枚花钱的主人一定是王公贵族。”刘先生说。

这枚花钱的造型也十分罕见,左为一个童子,双手擎起玉净瓶,右边似是观音,双手合十,立在莲花宝座之上,两人头顶俱有佛光,下方是一丛兰草。人物线条简洁流畅,只是钱上并无年代标识,刘先生推测,这枚花钱应在唐代以前。左下方还有一个无法读懂的标识,刘先生疑为“价值标识”。借助本报,刘先生也想请收藏界“高人”帮着鉴定一下这枚神秘花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福建官局造银币(正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福建官局造银币(背面)

福建官局造银币

刘先生带来的第三枚珍币是一枚清代银币,正面中心有“光绪元宝”字样,上方为“福建官局造”,“库平七钱二分”在下方。背面中心是清代银币中常见的大龙,周围环绕英文,意为:福建省,库平七钱二分。这枚身份毫无争议的银币之所以被列为“中国近代银币十大特别珍品之一”,因为它是样币,并没有真正发行过,因此存量极少,全国仅发现了几枚。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