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

“过年喽!”在孩子的欢呼声中迎来了春节。年关将近,皇城根下,儿童们盼着杂拌儿炮仗新衣裳压岁钱,大人们合计一年的收获,忙着祭祖拜神,合家团圆。您看一家子不论大小,一年忙到头,盼的可就是过年哪。一个“年”字,勾着多少中国人的魂儿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腊八

北京人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算开始了。故有“送信的腊八粥”民谚流传。每年腊月八日,佛教寺院诵经作佛事,并熬佛粥以敬佛。此俗传入民间,就有腊八熬粥的习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祭灶

祭灶,最早称为“纪灶”,纪念发明用火熟食的先人。后来演变为祭灶神,到近代形成了“糖瓜祭灶”的民间风俗。传说腊月二十四灶神向玉帝汇报一家人一年中的情况,故祭灶在腊月二十三举行,请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可就是“小年儿”了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夜

“小年儿”一过,大年也就一眨眼儿。吃完年饭放炮仗,全家要团圆守岁、接神、包饺子,不到天明拜年不许睡觉,这在老家儿有新旧交替之际珍惜光阴的意思,小辈儿呢则是为父母尊长延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庙会

放年假,全城顶热闹的地儿要算是各处开放的庙会寺院了。庙会源自古代的“社祭”,是极古老的宗教仪式。北京的庙会相传起源于辽代。元、明两代,定都北京,庙会进一步兴起,到了清代更为发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节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因此也叫“元宵节”。吃的那个元宵就是因节得的名儿。家家户户、商店铺户、城里城外张灯结彩,灯谜花炮,赏灯看戏,火树银花,要不这上元节也叫“灯节”哪!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