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征集珍贵青铜器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单霁翔同志讲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光春同志讲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领导同志仔细观看征集入藏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游庆桥与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签署借藏协议

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 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在亚洲大酒店举行文物入藏仪式,将国家征集的8件珍贵青铜器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出席入藏仪式的领导同志有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长助理卢大伟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了入藏仪式。

这批移交的文物包括伯梁其盨、大师虘簋、善夫吉父鬲、善夫吉父酃、环带纹铜壶等共8件珍贵青铜文物,保存完好,形文俱佳,造型时代特征明显。铭文从15字到70字不等,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中的珍品,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其中大师虘簋铭文达70字之多,弥足珍贵。

国家文物局移交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这批珍贵青铜器,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体现了国家对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资料:在河南省安阳市建设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是我国“十一五”时期重大文化工程,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博物馆设计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体规划分两期完成。目前正在建设的是第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22700平方米,包括字坊、广场、主体馆等。

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览将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物征和演化历程。同时以古汉字符号为独特视角,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坚持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兼顾普及性和学术型双重使命,强调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开放后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成为汉字文化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汉字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